专家传真-从两会解读大陆 「激发市场主体」政策趋势

三月初,大陆在召开了人大、政协两会。由于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年,也是中共建党百年,更是后疫情时期的起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年的两会被视为大陆数十年来最重要的会议。而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大陆将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推动转型。而如何「激发市场主体」,则成为大陆是否能够顺利转型的关键

「市场主体」是发展的「常在青山

大陆当局强调,解决一切问题基础和关键就是发展。而发展必须依托市场主体作为载体

所谓的市场主体,包含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涵盖企业、居民、政府、其他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各类仲介组织。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即是指企业。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这次两会特别强调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就是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市场主体」就是大陆的「青山」,只要青山常在,就能赢得未来。

根据大陆官方统计,大陆市场主体总数已达1亿3千万多万户。十三五期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5745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3%,其中九成都是民营企业,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资讯传输和资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占比,由2015年的16.75%提高至2020年的22.93%;与此同时,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三大经济圈聚集了42%约2,404万户的新办涉税市场主体。

事实上,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不久,中共即提出「六保」。在大陆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下,其中「保市场主体」即为重点。大陆当局一再强调,市场主体平稳运转,才能保就业、保民生、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因此,市场主体不仅是要「保」,更要透过转变政府职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各种方式「激发」。

市场主体不仅要「保」,还要「激发」

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重点在透过「放管服」活跃市场主体。「放」就是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松绑让市场主体放开手脚竞争;目标是减少审批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至于「管」,就是透过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服」则是优化政府服务,目标是达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重点在为企业减负。包括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中小企业宽频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鼓励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方对承租国有房屋的企业减免租金等。在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方面:重点在持续推进国企混改;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遏止例如网路大型平台企业造成的市场不公反垄断也是未来的政策重点。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重点在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除了「减费」,企业「降税」也是重点政策。大陆一方面将提高小规模纳税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人民币提高到15万人民币;另一方面则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人民币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除此之外,企业研发费用的扣抵、与节能环保相关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的扩大,还有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以及提供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30%等金融支持,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总的来说,十四五时期,「激发市场主体」将是大陆的重点产业经济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强则国家强」思维下,十四五时期大陆将透过资源的集中,以打造具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决定国际标准制定、位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以及具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然而,在强调「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的前提下,大陆当局要面对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有效监管的同时,不扼杀市场主体的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的辩证。可以想见,大陆要走一条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仍将面临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