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股市旺 2021牛气冲天

大中华股市有望在2021年「牛(扭)转乾坤」。图为上海市外滩金融牛」雕塑。 (新华社资料照片)

陆股2021年聚焦晶片板块,图为11月24日,和芯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的新一代22nm高精度定位晶片。(新华社)

日经指数今年创下近29年新高。图为9月11日,东京街头一处显示股指信息的荧幕。(新华社)

2021年陆股聚焦板块

展望2021年投资市场趋势变化,许多分析师认为,在景气复苏、市场货币政策依旧宽松,债券利率下档空间有限的环境下,国际资金机会重回新兴亚洲市场,新兴亚洲以及大中华股市有望在2021年「牛(扭)转乾坤」。

实际上,11月亚洲各国股市呈现全面上扬格局,除了大中华市场以外,不论东北亚与东南亚市场的涨势均可说是相当凌厉,主因为疫苗利多与美元走弱,促使全球资金追逐高风险资产,加上由大陆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正式签署后,以大陆为核心的亚洲自由贸易经济体正式成形,均使得亚洲股市吸引大量热钱回流,尤其是过去半年表现相对压抑的几个国家,更是出现一波报复性的反弹行情

疫苗利多 重振信心

观察亚洲各国股市的表现,近期投资人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地区,包括日本股市与南韩股市分别创下29年及历史新高。而在东北亚市场以外,东协市场在过去1个月的表现也相当亮眼,主要利多包括RCEP的签署有利于东协国家增加对大陆的出口,以及美元的下跌吸引今年以来在本地区持续卖超的外资开始积极进场回补,尤其是获得外资调升评等的泰国印尼股市,在11月分别飙升了17.86%与9.44%,堪称这一波跌深反弹行情的代表性市场。

第一金亚洲新兴市场基金经理人黄筱云表示,国际资金回补新兴亚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美元走贬、新兴市场货币转强,形成的磁吸效应;二是亚洲多国政府积极管制疫情,新增确诊人数已获控制,及疫苗传出上市好消息,有利经济活动重启,重振投资人信心。

黄筱云认为,美元走弱将持续引导资金流向亚洲,固然有利股市表现,但更重要的是,经济基本面复苏,带来的实质推升动能。观察代表景气动向的制造业PMI指数,亚洲各国正从谷底回升,其中,台湾、印度、越南都维持在景气荣枯线50之上,而南韩、泰国也回到50以上。在经济稳步复苏下,分析师预估,新兴亚洲企业明年的获利成长率,将超过2成以上水准

黄筱云指出,获利成长较为强劲的产业有三大类:一是内需消费,包括汽车、零售、核心消费需求回温;二是景气循环,如大宗商品、工业制造动能重启;三是数位经济,也就是网路资讯科技等创新商业模式,将是未来带动股市估值提升的三大推手。

富邦投顾董事长萧乾祥认为,在2021年经济弹升,市场资金持续宽松的环境下,资金有望由债转股,投向科技成长股。其中新兴亚洲地区科技股,具备经济复苏且科技产业成长动能强劲的利基,将有机会重获国际资金青睐。

台股偏多 上看16000

虽然11月大中华股市相对落后于其他亚洲市场,但展望2021年,法人大多抱持审慎乐观态度。统一投顾表示,随着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及疫苗进展快速,全球经济可望逐步复苏,带动台股未来表现,预计2021年上看16000点。建议持续偏多操作,聚焦苹概股、半导体、5G概念、汽车、电动车、基建等财报利多及第4季展望佳的业绩题材股。

港股方面,萧乾祥指出,大陆官方在十月底推出了十四五规画,作为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纲领。十四五可概分为三大面向,扩大内需消费的「双循环」、加速产业竞争力的「科技自主」及抢攻新能源商机的「绿色发展」。这三大面向与2020年推出的「新基建」政策擘画的5G、大数据中心、工业物联网等七大项目相辅相成。再加上自2019年上交所推出科创版后,科技股占陆股市值比重不断提升,可以看出大陆政府透过资本市场扶持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香港新挂牌的大陆科技股及独角兽越来越多,目前港股前十大权值股中,大陆网路科技股占有五席,而这五家网路科技公司市值更占整体港股市值逾1/3,已取代传统的地产、金融及电信公用事业股票,成为港股市值最重要的族群,港股与大陆科技股的连结日益加深,已出现明显的结构转变。

科技股 是陆港主流

萧乾祥指出,从陆港股的科技股市值比重不断提升,加上大陆推动的十四五规画,可预见科技股未来几年仍将是陆港股的市场主流。就上证指数来看,以大陆GDP、陆股市值及上证指数股价净值比(P/B)区间综合分析,预估2021年上证指数P/B评价区间将处于1.3倍至2倍水准,对应指数高低点介于2900至3800点区间。关于2021年陆股投资布局,富邦投顾建议,聚焦新能源、新基建、科技自主供应链及内需消费板块,并以产业龙头指标股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