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不姓辜的董座 让灰色台泥变绿色内幕

安平灰色台泥变绿了!原因竟与台大有关。(图/财讯提供)

4年前,张安平临危上阵,成为台泥的新担当。他重新塑造台湾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以循环经济取代规模生产,为这家走过75年岁月的老企业,找出投资亮点。张安平为何能颠覆传统产业思维,重新打造新台泥,原来,这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根据《财讯》报导台湾大学有一笔台大校务基金,这是校方以投资优质高息权值股为重要收入的金鸡母,但自2017年起就面临台大学生倡议应自高污染、高碳排放产业「割席」的声音。经过学生不断争取,历时3年,台大校务基金终于在2020年12月25日完成自相关投资标的撤资,而台泥就是其中之一。

台大校方还在今年度财务规画报告书中指出,未来投资原则除了个股,连所投资基金中含有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争议性之公司持股,单一个股持股也不得超过5%,基金总持股不得超过20%,否则也将赎回基金。

不只台大,愈来愈多的投资法人或基金,声明将剔除高耗能产业相关的投资标的,美国哥伦比亚、史丹佛耶鲁,以及英国剑桥牛津全球超过150间大学,已表示拒绝投资化石燃料、高污染等产业。

投资市场的风向已变。一位基金经理人指出,「像台泥这样的公司,市场的标准会拉得更高,」这一次全球主要股市,大部位的资金都没有进入过去是一般股民最爱的大型权值传产股,显示稳健、高殖利率的题材,在股市的吸睛度已大不如前,「台泥需要更sexy的东西来吸引投资人。」

《财讯》分析近年台泥的改造工程中,可以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三项动作,其实也就是台泥未来的投资亮点。用投资界的语言来说,台泥确实正努力变得更sexy。

首先是整合转投资、收敛投资架构辜成允在世时,就推动将在港上市的子公司台泥国际私有化,但最终因大股东嘉新水泥反对而功败垂成。同时身为台泥和嘉泥关系人的张安平上任后,立即完成辜成允的遗志,让台泥国际下市,成为台泥持股的百分百子公司。接着,再透过子公司台泥循环绿能,2019年并购了原属于关系企业中橡所投资的锂电池生产厂能元科技,将能元从兴柜撤除公开发行。2020年又透过公开收购,让集团另一家上市公司信昌化工下市。

这是全台湾、全亚洲首例,但显然这股风潮不会就此结束。此外台泥的重要小金鸡和平电力,与台电的供电合约即将于2025年到期,在空污标准加严的趋势下,届时这座燃煤电厂恐怕很难避免除役。对台泥来说,每年约可认列来自和平电力约30亿元的转投资收益将因此归零。

场景回到5年前,在某场台泥70周年活动时,当时的董事长辜成允说,台泥70才开始,除发展水泥传统行业外,台泥还涉足废弃物处理、微藻固碳水资源处理等环保事业,构建出水泥产业所特有的「绿色环保价值链」。令人遗憾的,辜成允在几个月后骤然离世。如今回首检视,他所描绘的蓝图,正由当时匆匆接手董座的张安平一一实现中。

《财讯》报导指出,张安平是近50年来,台泥第一位不姓辜的董事长,但接任董座4年,已彻底改造台泥。从他上任后,台泥不再自许「台湾水泥业龙头」、「中国水泥产能前十强」;而改以「处理人类文明与大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绿色环境工程公司」,对外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