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失智第1步在餐桌 医推3食物:保护脑细胞
医师张家铭表示,有效预防失智的关键就在于全家生活习惯改变,而餐桌是首要第一步。(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依卫福部统计,未来40年内,台湾失智症人口将从35万人增至85万人,是值得重视的公共卫生议题。对此,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治医师张家铭表示,有效预防失智的关键在于全家生活习惯改变,而餐桌是首要第一步,建议多摄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保护脑细胞。
医师张家铭在个人粉专发文表示,失智不只是个人的事,了解病因更为全家的责任。由于失智症的出现并不单纯与年龄相关,而是多重因素累积的结果,它与基因、生活方式、慢性病、饮食习惯,甚至心理健康都有密切关联,因此当家人了解这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制定预防计划。
张家铭接着提到,一些基因(如APOE ε4)已被证实与失智症有密切关系。若家族中有失智病史,其他家庭成员的风险可能会相对提高。而基因检测是一个有力的工具,有助于全家人了解自己的健康风险,从而更早开始预防。
再者,张家铭说,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慢性病也与失智症高度相关。这些疾病会影响脑部血流和代谢,进一步加剧脑细胞的损伤。全家一起学习如何控制这些慢性病,例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与定期体检,能有效减少长辈的脑部负担。
另外,张家铭提及,脑部的慢性炎症与自由基损伤是失智的重要诱因。家人可以帮助长辈选择富含抗氧化剂的饮食,例如绿茶、坚果、深色蔬果,这些食物能降低脑部的炎症反应。
因此,张家铭强调,有效预防失智的关键,就在于全家的生活习惯改变。并整理出以下4大预防失智的方法:
1、饮食:多摄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坚果和深绿色蔬菜,同时少吃高糖、高脂加工食品,有助于保护脑细胞。地中海饮食是被证实对脑部健康有益的饮食模式,全家可以一起尝试,让健康从每一餐开始。
2、运动:能促进脑部血流,提升神经营养因子的生成,帮助脑细胞修复与增强记忆力。全家可以每天安排散步或简单的居家运动,不仅能促进健康,还能让长辈感受到陪伴与支持。
3、社交活动:孤独是脑部健康的大敌,鼓励长辈参与社交活动,例如参加社区活动、与朋友相聚聊天,能让脑袋保持灵活、心情愉快。家人也应该多陪伴长辈,分享日常生活点滴,这些互动对预防失智有着不可忽视的效果。
4、解决听力问题:当长辈的听力受损时,他们与外界的互动减少,大脑就得不到足够的刺激。若有听力问题的长辈,应尽早配戴助听器,能改善沟通,使更有信心参与日常生活,间接降低失智的风险。
张家铭提醒,失智症的预防不是一夕之功,需要家中每个人共同努力,从认识病因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他说,基因检测可为预防提供方向,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是基础,而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则是不可或缺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