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倚赖国外药品 今年前三季进口药再增16.9%
药品业 (药品及医用化学制品业)为当前政府积极推动的生物技术产业,根据经济部统计,2017年其产值达773亿元历史新高,今年1至7月产值已达458亿元,年增4.2%,全年产值可望再创新猷。不过进口药品成长更多,光前三季(1到9月)进口金额已超过900亿台币,年增率16.9%,增幅比国内产值更强,也让药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药品业具高度法规管制、生产专业化、技术密集与附加价值高等产业特性,在近年不断垫高的国内药品业产值中,西药及原料药业占逾7成5。过去西药制造业以内销为主,近年在厂商产能回稳及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有成下,产值增幅扩大,去年达449亿元之高,可惜今年1到7月因国际竞争海外需求减缓,产值仅年增0.1%。
今年增幅贡献主要来自外销导向的原料药制造业,近年虽受学名药通路商整并后联合采购压低价格、国际竞争激烈影响,拖累我国原料药业产值近年多呈现负成长,还好今年前7个月在厂商致力创新研发利基产品,及外销订单成长带动下,产值回升至92亿元,年增14.8%。
虽然我国药品业产值可望再创新高,但我国药品业高度倚赖进口,长期呈现贸易逆差。进口值近十年平均成长率达8.1%,2018年1至9月进口29.4亿美元(911亿台币),年增16.9%,主要进口来源为欧美国家,前四大进口国分别为德国(18.3%)、美国(15.2%)、爱尔兰(10.0%)、法国(8.2%),进口产品则以西药占71.9%居首,其次为医用生物制品(22.8%)及原料药(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