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陆政策走 台商抢攻康养产业
河、湖游憩是澳门台商联谊会会长简廷在投入慢活康养产业的一环。(记者李澍摄)
慢活养生是新趋势,图为陜西洛南县古城镇的玫瑰小镇以农旅融合吸引不少游客。(新华社资料照片)
江苏昆山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图为2019年 8月26日,在昆山市周市镇永共村为老综合服务中心,老人们在吃午饭。(新华社)
赴陆拚搏大半辈子的台商,在疫情底下终于获得喘息机会,经过逾3个月的沉淀,不少台商对人生有了新体悟,更有台商趁此刻投入康养产业,在开拓第二事业之余,守护更多人的健康。台商表示,黑天鹅连续来袭、台商年事渐高、以及大陆政策扶持都刺激康养产业进一步发展,若藉台湾的服务与康养经验,并抱团投资,将有助台商进一步转型。
据大陆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8底,6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2.49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7.9%,成为全球唯一高年人口逾2亿的地区;至2019年底,60岁以上高龄人口更达2.5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8.1%。根据WHO定义,大陆目前已步入高龄社会,并逼近超高龄社会;与此同时,台湾也已位于高龄社会阶段,这意味着,融合慢活、休闲、健康、养老等项目的慢活康养产业有望在两岸迎来发展机遇。
发挥软实力创第二春
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浙江康芮嘉养健康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泓兰表示,目前,台商除了年纪越来越大之外,另一方面,因为近来的瓶颈,台商比先前更重视健康,因此投入慢活康养产业将会成为一股趋势;最重要的是,康养政策当前受到大陆大力扶持,只要跟着大陆政策走,借助台湾的经验与资源,台商有机会在开创第二春的同时,展开企业转型。
李泓兰说,大陆市场普遍视日本的康养产业为成功典范,但事实上,台湾融合了欧美、日本及传统中华人文内涵所形成的康养产业体系,更符合大陆市场的需求;尤其,现在大陆正积极构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旅游休闲度假村,但缺少了精神与软实力,刚好这块台湾相当有经验,若再结合台湾的智慧化、康复医疗技术,将能在大陆市场充分发挥优势。
目前正在开展慢活康养产业的澳门台协会长简廷在则表示,大陆过去2、3年积极脱贫,不少台商参与其中,随着田野山庄园区的经营模式成熟,现在开始转型,因此,有人开始将休闲、康养、慢活等元素结合,开创内涵更丰富的慢活康养休闲产业;另外,他还说,过去台商忙于事业,这次不得不慢下脚步,目前很多台商就思考,过去都投入工厂制造业,现在是否可以做些有贡献、有意义并有助健康的事业。
以康芮嘉养健康管理公司为例,目前在大陆有7家养老机构,亦有居家上门、日间照料中心,业务范围涵盖杭州、绍兴、丽水、嘉善、余姚等地,采公建民营方式,由台湾的经营团队来营运,将台湾的医养结合模式在大陆深耕发展;而简廷在则是在南投溪头筹建康养主题园区,除了将当地景观与艺术导入,还让来访游客可以感受水疗、吸收氢氧负离子,纾压顾健康。
李泓兰强调,过去台商都是单打独斗,面对大陆竞争容易被个别击破,加上大陆人做事是先求有、再求好,台商则正好相反,因此往往错失先机,目前台湾的康养协会已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普洱、宁海签订框架协议,就是要通过组织的力量,集结台商抱团投资,唯有团结才能获得大陆重视。
对于两岸康养产业的发展,中经院第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国臣认为,台湾虽有优质服务品质与医疗技术两项优势,但台商要参与大陆市场将面临土地取得、与国企或大型民营企业竞争、在地化等挑战,这些因素都是台商要克服的障碍;在台湾方面,长照制度、旅游观光产业都还有改善空间;整体来说,康养产业在两岸确实有发展机会,但能发展到什么程度,目前前景还相对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