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ro智慧双轮赔本卖的原因:取Apple与Google的经验
一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刻不容缓!」机车界特斯拉(Tesla) Smartscooter 智慧双轮在 6 名台湾设计师耗时三年半的坚持下催生。而 Gogoro 发表智慧双轮,不以「车商」自居,而是再三强调他们是「科技业」,产品发表以来引发许多议题。透过原厂介绍,他们不是刻意挑战全人类使用「车」的习惯,而是要以更深远的「产品平台」的产业生态系概念,改善这个世界。
▲Gogoro 利用智慧双轮,重新定义「车」的生态。(图/记者洪圣壹摄)
一直很好奇,Gogoro 智慧双轮全球首度亮相,不是在法兰克福车展或是巴黎车展,更不是时间点相近的北美车展,而是在充斥各种车联网、物联网、穿戴装置、家电产品与智慧型行动产品的美国消费性电子展(CES 2015)期间亮相?
正如同先前报导,智慧双轮的设计用意,是要让所有社会大众能够重新接受「电动机车」、从生态环境来做考量,重新定义「耗能工具」,Gogoro 的第一步就是开发 Smartscooter 智慧双轮,为什么我们提到,这只是「第一步」?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大篇幅报导他们在智慧双轮每个零件下所做的努力?设置加电站,背后的想法又是甚么?当一个经营智慧型手机市场出身,进军智慧机车,他们想的是甚么?
「平台」,这两个字,是 Gogoro 告诉我们的核心答案。
当一群拥有智慧型手机经营背景的人,结合一群有汽车、机车、自行车经营背景的人切入电动机车的思维,会是怎样的思维?Gogoro 行销副总彭明义表示,以智慧型手机的角度来看,每次只要一推出新手机,就有新的规格,每次不定时更新软体、韧体,售价从几千块钱到几万块钱,材质好的,甚至几百万都有。但是以机车角度来看,试着思考:「这五年来,你骑的机车,每个零件持续不断升级、变得更好的,是哪一辆,价格又是多少?」
无疑的,Gogoro 用智慧双轮,挑战全球使用者、制造商的用车概念。彭明义表态,他认为台湾有很好的硬体代工优势,台湾也有很好的设计研发人才,这两个应该结合在一起,齐心协力,创造新的机会。
▲Gogoro 行销副总彭明义认为,台湾数一数二的硬体代工实力跟设计人才的力量应该结合在一起,创造新的机会。(图/记者洪圣壹摄)
※Apple 极简 + Google 平台智慧 + 车界技术 = Gogoro:
从智慧型手机来看,Gogoro 采用了 Apple 公司的简洁设计、容易上手的成功关键,但是却引用 Google 的「开放式平台」智慧,如果拿产品来做对比,Gogoro 智慧双轮就像是 Google 打造的 Nexus 设备,Gogoro 为所有电动机车从里到外重新设计的,都可以看成单一个「模组化平台」,就像是 Android 平台;因此,Gogoro 真正的战略目的,是提供其他要从「燃油」车转进「电动」车的厂商一个快速转型的机会,这让我们直接联想到 Google 的 ARA 计划,两者概念上相似度很高。
举例来说,当一家传统燃油机车制造商,希望开发出一款属于自家的电动机车,但是他们没有电动车开发技术,就可以购买引擎系统、传动系统等部分零件,然后结合自家优势,创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电动车。彭明义进一步表示,其实相关的应用,也可以放在像是除草机、高尔夫球车等。试着想想,这样一来,是否一次就解决地球上各种燃油车造成的环境问题?
▲以智慧型手机的角度来看,Gogoro 就像是 Android 平台,智慧双轮就像是 Nexus 设备,当中每一个开发零件都是一个单一模组,Gogoro 要用这样的模式,来改变每一辆燃油车。(图/记者洪圣壹摄)
为此,Gogoro 用非常严苛的态度看待第一款电动机车的每一个零件。而既然以节约能源为出发点,那么该思考的,不是只有车子本身设计而已,Gogoro 看到的是整体电动车生态系都必须要做改变,这包括前端生产车子的每一个零件与设计,还有最重要的车用能源与回收方式,以及后端的维修保固,不仅要够「智慧」,而且全部都要「一次到位」。
※所有零件重新打造:
如同我们前篇所报导,实际上 Smartscooter 智慧双轮的零件,全部都是寻求台湾数一数二的制造商所设计,像是与 Gates 技术合作的皮带,向正新轮胎订做的车胎...等,但是这边强调的是每一个零件从里到外重新打造,包括铝合金车身的内外三涂三烤,包括前后车灯与轮胎,不仅使用者看得到的地方下功夫,使用者看不到的地方,同样也用心喷涂,为了达到机车尽善尽美,即使车内的排线设计,也采用一般电脑绝缘排线的包装,而非一般机车的胶带缠绕,这么做,仅是为了降低风阻而影响到机车行进间的顺畅度,更多进一步介绍都可以参照前篇内容。
▲Gogoro 开发引擎时其实到处碰壁,到了最后团队自行使用无氧铜线缠绕,才达成在这么小的空间内,绕出长达 66 公尺的 G1 铝合金水冷永磁同步马达。(图/记者洪圣壹摄)
▲Gogoro 为了让智慧双轮达到每一个部分都真正无风阻,设计真正极简,就连排线、车灯的背面,都有巧思。(图/记者洪圣壹摄)
至于能源解决方案方面,Gogoro 提出的是采用租用的机制,提供电池与加电站的使用模式,使用者只要负担定额月租费共同摊提 Gogoro 的电力、人力物力、维修与土地租金等成本,就有源源不绝的电力可以使用。
概略的说,这台智慧双轮的电力来源,是来自两颗 9 公斤的电池,但是这两颗电池并不能提供使用这在家里充电,原因很多,像是考量台湾居住环境,在公共停车场有多少人愿意开放公用电给住家,甚至一个路人充电?此外,每颗电池都有自己的寿命,每个人使用电池的方式、充电的方式都不尽相同,除了可能造成另一层面的地球资源浪费外,废弃电池也可能造成新的环境灾害,这都不是 Gogoro 的初衷。
▲Gogoro 智慧双轮的能源解决方案采用的是两颗只能到加电站交换电池的解决方案。(图/记者洪圣壹摄)
Gogoro 智慧双轮的模式是在机车上设置可以升级的 iQ 智慧系统,并在电池上放置 25 颗感应器,电池本身经过防摔、防撞测试,并提供 IP57 级防水,还有 NFC 锁定机制,当接触智慧双轮与加电站时,就可以随时回馈使用者骑乘使用数据,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在于当机车被偷时,只要一经使用者提报,电池就会被列入黑名单,小偷如果骑到车子没电,即便强行破坏加电站,不仅无法更换问题电池,造成剧烈摇晃的加电站,还会回传监视器纪录给服务中心,让小偷无从遁形。
▲▼Gogoro 智慧双轮的电池本身经过防摔、防撞测试,并提供 IP57 级防水,还有 NFC 锁定机制,而且可以透过手机进一步了解车子与电池状况,随时追踪,一旦遗失,只要提到成问题电池,那么偷车贼将无所遁形。(图/记者洪圣壹摄)
※Gogoro 加电站的建置与困境:
加电站最基本大小的加电站可以提供 8 颗电池给骑士们使用,大小与一般 ATM 提款机体积相近,而针对配置密度的问题,其实也是 Gogoro 碰到的问题之一。记者询问,为什么不找统一集团洽谈,在每个 7-11、星巴克前设置一个加电站,快速提升使用密度?彭明义回应表示,这些都还在跟厂商洽谈,然而中间牵扯到租金、利润等问题,事情就变得复杂。不过 Gogoro 目前除了跟台北、新北合作的范畴是可以在加油站、量贩店、知名连锁咖啡店配置加电站,还是希望加电站能够更密集一点,才能真正达到使用者到哪里都可以换电池的理想。
▲Gogoro 把所有能源管理的问题放在自家公司身上,采用月租的方式执行,直接面对的挑战,就是土地持有权的业者们租金、利润分帐所造成的布点问题,即便如此,目前在台北、新北试营运的城市当中,已经和加油站、量贩店、连锁咖啡店达成布点合作默契。(图/记者洪圣壹摄)
整体来说,Gogoro 针对整个商务平台建置与未来规划,其实已经相当完整,而依照现有的 Gogoro 智慧双轮标准,现在一喊上市,绝对符合台湾的上市标准,即使是最严格的欧盟标准也都可以畅行无阻。那么为什么有钱不赚,还要继续烧钱下去呢?彭明义表示,在还没确保 Gogoro 智慧双轮以及整体平台建置达到真正尽善尽美之前,Gogoro 绝对不会轻易让它上市。
这时记者好奇的问:「Gogoro 的钱到底烧了多久?」答案是 3 年半,员工从 50 人,成长到 300 多人,而且其实 Gogoro 在三年多以前,碰到一个身为台湾新创品牌一定会碰上的问题...
彭明义透露,Gogoro 当初为了零件在台湾各大厂商奔走提案时,可以说是处处碰壁,所有一线厂商听到 Gogoro 这个陌生的名子跟名片,都抱持怀疑的态度,然而从实际体验结果与现今全球各界评价来看,Gogoro 这款智慧双轮算是在台湾这个最为严苛的新创环境之下存活下来了。
▲Gogoro 彭明义透露,Gogoro 一路走来碰到许多阻碍,一开始最大的问题仍是一群坚持最好用料理想的年轻人,为了零件在台湾各大厂商奔走提案时,因为没没无名而处处碰壁,这可说是台湾新创共同的状况,然而从实际体验结果与现今全球各界评价来看,Gogoro 智慧双轮算是在台湾这个严苛新创环境之下存活下来了。(图/记者洪圣壹摄)
因此,再次回归到比较受到挑战的价格上,彭明义回答说:「价格绝对不可能高过台币 20 万,但是也不会很便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到时候开卖,不管怎么卖,Gogoro 一定赔本卖」。关于赔本卖的原因,就是 Gogoro 希望用模组化平台搭配其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概念来永续经营。
对比初期量产计划、台湾每年 6,000 辆电动车销售率跟机车转换率,撇开研发成本不谈,我们认为这样的一辆电动机车,售价应该会在台币 10 万元到 15 万元之间,最合理定价应是新台币 12 万元,因为搭配政府 20,000 元的补助,却仅要负担初期的领牌费,而少了不定期的加油费用、机车保养费用、牌照税等负担,长期对通勤族来说,相较一般台币七万元~八万元不等的机车,算是相当划算的订价。
即便如此,仍不能现在就断定 Gogoro 这个平台概念,是否能在全球各大市场发光发热,因为很多机制都还需要工商业界、政府政策等各界「无私促成」,才能造就出最完美的结果。但是,从 Gogoro 开发各项零件的态度与出发点来说,他们确实的在车界溅起了涟漪,相信在三、五年后,一定会有类似的生态系统出现,届时,希望这「来自台湾的Gogoro」,能真正成为实至名归的「台湾研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