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从外销订单衰退,反省两岸经贸关系

工商社论

经济部日前公布4月外销订单,非常意外,订单大幅下滑至519亿美元,终止25个月的正成长,年增率由两位数成长急转为-5.5%,比预期更糟,何以如此?经济部官员认为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地区因应疫情所采取的封控,是主要原因。

何以长三角地区封控会有如此巨大影响?依经济部看法,这个地区是台湾资讯电子业集散地,而资讯电子又是台湾输往大陆的大宗产品,当封控影响了上海、苏州的生产活动,连带也会影响进口需求,如此,来自大陆的订单岂能不衰退?大陆订单一衰退,总接单自无成长之理。由是观之,两岸经贸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根据投审会统计,过去五年(2017~2021)核准对大陆投资337亿美元,其中华东地区达246亿美元(上海、江苏、浙江及福建),占比逾七成,华东长三角地区的确是我商在大陆投资的重镇。再依海关统计也可以发现,过去两年我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总额里,电子产品占逾半数,加上资通视听、光学器材合计超过七成。两岸产业分工之紧密,电子资讯产业相互依赖之深,于此可知,而从本次大陆封控对我订单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更反映了两岸相互依存的经贸关系,过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可预见的未来依旧是如此。

过去几年,由于中美贸易战,川普对自大陆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不少专家都说全球供应链要重组了,然而,供应链是一、二十年在市场机制下形成的,自然不可能说移转就移转,说重组就重组,从这次上海封控对订单的巨大影响,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试想,果真如专家所言,上海封控对全球经济自无举足轻重的影响,全球经济仍可日出日落的正常运行才是,惟事实并非如此,显见供应链重组仍在漫长的旅程中起步而已,直到今日,两岸产业分工的架构并未改变,执政当局千万不要误判情势。

总统蔡英文于2016年赢得大选之际,适逢中美贸易战登场,面对这一新局面,执政当局为提振台湾的投资,于2019年推动「欢迎台商回台投资行动方案」给予返台投资者优惠融资,希望能将台商于大陆的供应链移回台湾。依经济部估计,这一方案执行三年已带动兆元的民间投资,政府官员也经常表示有多少、多少大陆的生产线已移回台湾了,又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已明显降低。果真如此吗?非也,如前所言,供应链历一、二十年始成,自不可能于数年之间扭转此一局面,即或有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的东风相助,也没那么快就改变两岸分工架构。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去年我们对大陆及香港的出口1,888亿美元,大幅成长25%,对大陆及香港出口占总出口(出口依存度)42.3%,比起2016年蔡总统执政之初的40.1%进一步提升,而4月上海等长三角的封控更直接导致了我国外销接单由红翻黑。这告诉我们,在目前两岸经济架构下,两岸贸易依赖依旧,即或政府推动欢迎台商回台投资有成,也不可能改变两岸产业分工的局面,而在这个架构下,只要大陆趋缓,台湾必然也跟着走疲,这是事实,不必否认。

从这次上海等长三角封控对我国订单的影响,执政当局当明白供应链重组没那么快,两岸生产、贸易的紧密关系并未改变,同时也要认清,长期以来的两岸产业分工是市场的力量所致,绝不是靠欢迎台商回台等寥寥几项政策就可以改变。此外,还要正视两岸贸易在台湾经济成长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执政当局若不健忘的话,应该还记得去年让台湾经济成长升逾6%创造经济奇迹2.0的关键要素之一即是「三角贸易净收入」大幅成长50%,而三角贸易从何而来?不就是从两岸产业分工而来?这也是事实,也不必否认。

两岸政治上有分歧,自应审慎面对,我们该有坚定的主张,但不应激化这个纷歧,把两岸关系搞紧张了,对谁都没好处,尤其在目前两岸经济架构下,上海短暂封控对我们的冲击已如此之大,若是弄到两岸战云密布,失去大陆市场,对台湾经济的伤害有多大?试想,两岸有必要闹到如此剑拔弩张吗?这是台湾2,300万人希望的结果吗?自然不是。

孟子说:「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大哉斯言,我们不必期盼大国是仁者,但我们须是智者。蔡总统于2020年就职演说时曾表示:「两岸关系正处于历史转折点,双方都有责任,谋求长远相处之道,避免对立与分歧扩大。」这是智者之言,然而还须辅以赤子之心,才能实现两岸和平稳定,在还有两年的任期里,盼蔡总统能成为智者,也惟其如此,台湾经济才能在多变的世局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