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对「境外关内」、「境内关外」经济产业策略的期待

经济部长郭智辉。图/本报资料照片

经济部长郭智辉上任不久,就提出「境外关内」、「境内关外」等产业发展新思维。参考他的说明内容,「境外关内」旨在带领台湾制造业到海外投资及扩展市场,「境内关外」目的在于吸引海外高附加价值的投资与消费来台。在展现具体相关作法及成果之前,我们从国家整体产业发展角度,提出几个期待。

首先,在吸引海外高附加价值来台投资方面,过去几年在「投资台湾三大方案」、「吸引国际大厂来台设立研发中心」陆续推动后,已引领台湾原本偏重产研合作的创新生态,提升成为以国际级科技价值链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这项升级成绩,明显展现在6月以AI为核心的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上,参展的几家国际科技大厂,均已在过去3~4年间,在台湾投资进行自主研发,并与在台客户与供应链展开研发合作。

在这样的成功经验下,除期待持续吸引这些大厂在台深耕与扩大合作外,更让人期待能够借着百工百业AI化的需求商机,吸引更多国际晶片及AI应用业者来台与传统产业进行创新合作,借此提升传统产业与国际研发创新能量的连结。

接着,在吸引海外高附加价值的消费方面,以往政府也曾尝试以「会展」、「观光医疗」等主题,吸引高消费力的观光客来台,只是COVID-19影响跨境移动,让国际观光沉寂下来。在疫后,政府特别推展Taiwan在国际的观光品牌,并积极推动景区国际化及打造国家智慧景区,同时提供「游台湾金福气」等方案吸引国际观光客。按交通部观光署统计,今年首季年来台国际观光客已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6~7成。

在此基础上,郭部长倡议「以日本、菲律宾、越南等亚邻国家,型塑4亿人口的文化生活圈内需市场」,吸引「商务人士来台消费驻足」,「以台湾美食、大健康产业及银发养生为卖点」行销台湾品牌,这样的布局,的确具有策略逻辑。

只是这项策略逻辑的落实,还是需要聚焦目标客户及细究策略作法。例如:可能聚焦与台湾各供应链有机会合作的亚邻国家业者,这目标客群可以个别垂直领域的优势,向亚邻国家发出交流与合作的讯息,同时提供高端在地商务与旅游服务,以展现合作的诚意。又如,针对日本过往成功及接近退休的企业家与高阶经理人,透过台湾垂直业者需要顾问指导、商务合作的交流讯息,配合台湾可能具优势的医疗养生服务,吸引他们来台长居。

最后,在带领台湾制造业到海外投资与拓展市场方面,台湾也有「荣邦方案」、「新南向计划」等鼓励台商到友邦投资,及促使台商投资转向的政策方案。近年在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及中国大陆政经局势的演变下,台商大多已主动地分散投资设厂。另外,在疫情期间Taiwan can Help的民主普世价值下,中东欧对台湾相对友善,也启动诸多的投资合作。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郭部长倡议「以供应链大带小模式,结合台湾半导体、AI等优势产业,规划于重点国家或区域设立科技产业园区」、「建置海外单一服务窗口,掌握当地法规与投资资讯,提供企业建厂到营运全程服务」,同时进入类似签订CPTPP经贸协定的国家提供投资服务,协助台商跨过贸易障碍进入市场。确实,从台湾近年难以参与国际经贸协定的现况下,直接进入经贸协定国投资,有机会化解业者拓展市场时面临的贸易障碍瓶颈。

只是,对于像台湾半导体这类已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而言,相关供应链业者本就有高度的能耐与意愿,同时从GDP角度看,真正受益者为接受投资国,并非台湾。同时,在实务上,借着海外投资越过经贸协定,将对业者在台的研发投资产生替代性,这些作法对台湾整体社经的效益,建议得细细评估斟酌。

倒是今年以来大陆景气不振,促使当地业者大量低价输出,以及日圆汇率持续走弱,对台湾诸多传统制造业造成「上下夹击」以致出口不振。这也明显反映出这些部门技术创新竞争力不足,及缺乏掌握国际市场顾客需求的资源与能耐。或许,郭部长对于带领台湾制造业拓展市场的想法,可以评估是否朝向引导这些传统产业业者合作采行新兴的科技行销手法,从了解特定国际市场顾客需求及技术趋势,同时敦促各个垂直传统制造业业者聚焦满足特定国际客户需求的方向,共同投入研发,以提升技术创新竞争力,进而真正让更多传统产业部门具拓展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力。

郭部长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当然我们也非常期待他所提出的新思维,未来能够缜密的规划与推动,以真正的为台湾产业发展有效发挥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