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创新3D列印 力拚智慧制造、精准健康跨域商机

▲右起为工研院雷射中心组长刘松河中佑精材总经理叶建宏及可成生技专案经理黄睫颖。(图/工研院提供)

记者姚惠茹/台北报导

为协助有意导入3D列印的制造业者,工研院今年在「台湾3D列印暨积层制造展」,展出多项可提升制程与开发效率的3D列印应用技术,包括「智慧化积层不NG制造技术」、可视化分析诊断技术」与「远端资讯整合控制功能」,并跨足生医相关领域,包括金属假牙及人工骨材等。

根据工研院IEKCQM团队预测,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台湾的制造业产值将为18.59兆元,年减5.05%,尽管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但由于国际转单利多,加上政府经济纾困措施超前部署,已减缓国内经济的冲击,并受惠于AI人工智慧、5G等新科技应用陆续上路,为制造业带来新型态商机

工研院雷射与积层制造科技中心执行长曹芳海表示,今年许多因疫情经历过「断链」危机的制造业者,开始思考导入高阶制造工法降低风险,特别是3D列印技术,厂商询问度较过去增加许多,而3D列印发展至今,由于列印时间长,加上利用极细致金属粉末铺层、堆叠并融烧成产品,缺乏相关制造经验者稍有失准就可能发生变形、翘曲等失败风险。

▲工研院研发的「智慧化积层不NG制造技术」。(图/工研院提供)

曹芳海指出,工研院研发「智慧化积层不NG制造技术」,正是提供业者在产品开发上的「免死金牌」,一开始先从微观制程预测来缩短新材料参数的开发时间,可从平均1至2个月,大幅缩短到1周内,接着智慧化的产品热应力快速模拟,可预先诊断产品列印制作可行性,提供最佳化的支撑设计建议,约可降低70%创新产品开发制作因设计不适导致的机台停机与失败风险。

曹芳海说明,由于3D列印在制程设计上具有智慧化与客制化的双重优势,未来跨领域的产业应用潜力大,工研院也开发出「可视化分析诊断技术」与「远端多资讯整合控制功能」,可协助厂商搭配自主3D列印设备衔接未来数位制造工厂,透过大数据及远端监控,抢攻少量多样客制化量产商机。

工研院表示,这次3D列印展上,展出近来协助嘉钢集团转投资的中佑精密材料公司,开发出难度极高的3D列印金属粉末,粉末成品具备高真圆度、高堆积密度及高纯度优点,非常适合运用在生医及航太产业等高附加价值的3D列印需求,也可望翻转过去进口3D列印粉末导致开发成本过高的门槛。

工研院指出,目前中佑已与国内鞋业大厂合作开发应用于鞋用模具的3D列印高强度铝合金与高耐蚀不锈钢粉末,也与工研院携手合作,协助国内航太用列印粉末材料开发,以国产自主粉末抢攻3D列印商机。

▲工研院与牙技所合作开发3D列印金属活动假牙支架。(图/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说明,看好未来客制化3D列印在精准健康产业的市场潜力,工研院在高雄路竹科学园区建置「3D列印医材智慧制造示范场域」,已与牙技所合作开发制作钛合金的活动假牙金属弹性床,产品重量只有传统钴铬铸造合金的一半,在强度、延展性服贴效果均较传统金属弹性床有显著提升。

工研院强调,这次与医材厂商可成生技合作3D列印植入物医材,协助可成生技自主发展多孔结构设计,提高骨材弥补物的延伸率耐用性,现已获得专利;并与全球安联高雄荣总共同开发3D列印下腭弥补物,目前已进行动物试验,若顺利通过卫福部核准,预计年底进行人体试验,可望嘉惠每年近8000名口腔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