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至上」取代「工程至上」 波音主管自褒:我一人抵过你们所有人

图文/镜周刊

1996年12月,波音宣布以130亿美金的代价,并购美国另一家飞机制造厂──麦道公司,成为横跨民用军用两块市场的全球最大航太公司。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眼里,那一天也是波音从一家「工程至上」的职人工厂,转变为「股东至上」营利企业转捩点

前波音员工Stan Sorscher,就是对此提出质疑的人士之一。

拥有物理博士学位的Stan Sorscher,是在1980年进入波音工作,担任工程师。刚踏入波音时的Sorscher对于他所看到的企业文化非常振奋,因为波音的高层显然非常重视品质部门间沟通,不但主管定期会与工程师开会,解决开发上的问题,各部门也不吝分享资讯和资源,公司内部洋溢着一种致力于打造优良产品的积极态度

但就在波音并购麦道的前夕,一场劳资协商早餐会却让Sorscher感受到波音变了。

代表资方的波音高层主管,在那场早餐会上宣布,并购后公司将会逐步削减品管改良计划的预算和支出。对此,身兼波音工会谈判人员,代表劳方与会的Sorscher当下直接的反应是无法苟同,他指出品管改良计划过去曾替公司省下大笔的潜在成本

根据Sorscher说法,那名主管听完之后脸上难掩轻蔑之意,停了半晌后对他说:「我一个人在这里说的话,比起你们所有人讲的所有的话全部加起来,都更有份量。」

「他的意思,就像是在说:『我打个电话、随随便便就能赚个10亿美金,你们拚了命改良工序,告诉我这样做那样做可以省40万──谁理你啊?」

3年后,波音的高级主管James Dagnon在一次工会罢工事件中直白地对工会代表表示,工程师已经不再是波音的核心。Sorscher等人起初嗤之以鼻,坚持飞机是极端复杂的工程结晶,一家飞机厂的核心当然是工程师。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错了。

「他没在说笑,笨的是我们。谁才是公司核心人物?当然是那些高层主管。」

2005年,哈佛商管系出身,曾待过宝碱麦肯锡、奇异电气和3M的新任波音执行长Jim McNerney走马上任。根据Sorscher说法,McNerney治理下的波音更进一步地压低工程师地位,要求工程师听从上级指示,一切以赶上交期为最高指导原则,若有异议不惜请你走路

从2004年到2011年,波音为了解决梦幻机787丛生的开发问题,付出了高昂的时间与成本代价。然而,吊诡的是,波音的股价在这段时期反而持续走高。

「这家公司制定了一套极有效的公式:修饰盈利数字、超越获利预期、推升股市买气──手法精准,直逼过去波音极盛时期的飞机品质,」美国自由派杂志《新共和》在报导评论

然而在漂亮的帐面数字下,即使是市场人士也不禁开始对波音的品质问题提出质疑。航太产业分析师Richard Aboulafia在2013年一篇文章中提到波音主管对787的频频出包似乎轻描淡写,毫无警惕。

「他们只顾着强调业绩和获利有多亮丽,就像是一个不断吹嘘农作物收成有多好的农夫,避而不谈农耕机坏了,修理师傅也跑了,明年要怎么耕田只有天知道。」

更多镜周刊报导【失控的波音(一)】飞机仿佛有自己意志 黑盒子驾驶舱惊恐6分钟【失控的波音(二)】机师在坠落前拚命翻手册 改款飞控软体遭疑肇事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