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神秘的哺乳类 1.6亿年前「仙兽」模样出炉
▲大陆专家复原亿万年前「仙兽」模样,体形像松鼠。(图/取自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透过在大陆发现、1.6亿年前的6件哺乳动物化石进行研究,提出哺乳动物起源于至少2.08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并首次命名神兽、仙兽两个新属以及陆氏神兽、玲珑仙兽和宋氏仙兽三个新种,其体型像松鼠、家鼠,体重大约40克到300克。
《大河网》报导,哺乳动物起源是进化生物学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热点。科学家研究的这6件化石都属于已经绝灭的「贼兽目」,这是一个迄今为止所知甚少的中生代哺乳动物类群。达尔文时代就有关于贼兽化石的报导,但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对贼兽的认识几乎只局限於单个的牙齿,缺乏完整的标本。由于材料零散和稀少,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贼兽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否真的属于哺乳动物。
这6块化石都来自辽宁建昌玲珑塔地区,研究人员毕顺东表示,「它们程度不同地保存了头骨和骨架,首次从头骨、下颌、牙齿和头后骨骼等方面,全面地展示贼兽的形态学,让我们终于能很清楚地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哺乳动物类群。」
另一位研究人员王元青说,新命名的神兽、仙兽都是小型的哺乳动物,体形像小的松鼠到家鼠;尽管仍然有些原始的特征,但牠们已更多地表现出典型的哺乳动物特征,比如典型的哺乳动物中耳结构,明确分化的胸腰椎和胸骨、肋骨等,表明牠们已经拥有哺乳动物胸腔中特有的横膈膜,可以在快速运动中呼吸。
此外,和很多中生代哺乳动物一样,牠们脚上具有与鸭嘴兽类似的毒刺;其头骨、下颌、牙齿以及咀嚼方式,显示牠们的食性是以昆虫、坚果和水果等为主。
透过对这些标本的研究,科学家澄清很多有关贼兽的争议问题,并建立一个新的哺乳动物支系—「真贼兽」。根据最早的哺乳动物及其近亲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时代和古地理分布,研究者认为哺乳动物可能起源于属于劳亚大陆的陆块,在早、中侏罗世高度分化,并在中生代呈现全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