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学者:视中国为系统性挑战 只会让北约进一步迷失方向

国关学者:看北约中国系统性挑战 不失对话合作图为6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左)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北约锋会,与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右)会谈。(NATO)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学者孙成昊16日指出,北约峰会14日联合公报,把来自中国及俄罗斯的「大国竞争」视为团结北约的外部抓手,明确将中国定位为北约的「系统性挑战」(systemic challenge)。孙成昊强调,中国不是冷战时期苏联,从未对北约构成任何挑战和威胁。北约更不能简单地将中国定性为「系统性挑战」,而因此忽略双方可以对话合作的领域,借由制造假想敌维系同盟团结,只会让北约进一步迷失方向。

孙成昊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本次北约峰会召开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拜登执政后急于修复跨大西洋关系,并在多个场合强调美国对北约的投入和重视,一改前任川普对北约的轻蔑态度。二是拜登政府继续力推与中俄的「大国竞争」战略,要求北约盟国齐心协力,避免美国陷入单打独斗的不利境地

在这两大背景下,本次北约峰会聚焦两大目标

一是透过推出「北约2030」议程重振同盟实力。该议程虽未处处剑指中国,实际上为与中国的全面竞争预埋伏笔

二是透过协调针对中俄的政策加强同盟团结。北约峰会联合公报多次提及俄中,认为两国对「以规则基础的国际秩序」构成挑战,包括中国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力量平衡」、中国对北约构成「系统性挑战」等。北约峰会后,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重申:「北约必须解决中国崛起所带来的安全挑战」。

在美国对华「最严峻战略竞争对手」定位及「大国竞争」战略的推动下,北约正不可避免地沦为美国对华同盟体系中的一环。北约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尚属首次,但也应理性看待这一表述。

一方面,将中国抬升到「系统性挑战」证明北约正日益被美国吸入到对华竞争的战略轨道。如在基础设施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发起「重建更好世界」倡议;在意识形态推动「全球民主峰会」;在军事升级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科技打造美欧技术联盟等。

另一方面,从北约联合公报措辞看,「系统性挑战」并不意味着北约已将中国视为迫在眉睫的威胁。相比将俄罗斯多次定位为「威胁」可见,北约主要安全关切源自俄罗斯而非中国。

同时,公报也强调应当与中国在诸如气候变化等保持建设性对话,体现北约内部平衡美国对华强硬姿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