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 箭在弦上
大陆《国家统一法》的问题已浮上台面,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如果台独势力一意孤行甚至铤而走险,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这个「措施」是否有所指向「国家统一法」的制定,就值得关切。《国家统一法》已进入研拟阶段,它应该有几个必须深层考量的背景:
一、内部政治上的考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第一个百年。面临即将进入百年交替的掌舵人习近平,他必须缴出成绩单。况且在2022年中共第20届全代会之前,他也需要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有所突破,以利他追求第3次连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的过程。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针对「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强烈表示「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至于「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看法,是否要列入法制化的方案,当然是重点所在。
2020年5月28日通过《港区国安法》的前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第一项「确保宪法全面实施」任务中曾说,要强调、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这透露出的信息,就是未来北京在考虑台湾问题的时候,准备要逐渐纳入国家的宪政法律体系当中。
二、台湾内部因素导致「趋独」及「反中」声势上涨的考量:首先,台湾趋独的走向已十分明显,北京当局早就不再期待民进党会「转向」,这样的「走向」可从蔡英文的谈话内容中呈现。蔡英文强调,台湾不可能接受一国两制,也说「要台湾在主权上让步,吞下我们无法接受的条件,是不可能的事」。而蔡英文更是全面使用「中华民国台湾」的名称,来凸显「台湾」的主权。
其次,中国国民党在台湾的本土化暨「独台」的趋向化,北京也不会再幻想两岸关系会回到从前。尽管在江启臣当选党主席之后,他的大陆政策还是填上了「九二共识」,但北京确已不再视江启臣会延续国民党的传统,也是个事实。
再者,台湾立法部门屡传「反中」及「趋独」的法案,让北京警觉台湾的「趋独」已走向法制化。今年立法院充塞了要寻求台湾「实质独立」或近似「法律性独立」的一些举措。这些法案本身对「趋独」的倾向,已足让两岸关系走向变质。
三、美国在两岸关系的负面发展上一直在推波助澜:美国在台湾背后支持「抗中」并刻意塑造台湾是主权实体,使得北京不再坐视。譬如在美方暗许下,台湾驻美机构更名为「台湾美国事务委员会」,驻美代表处也更名为「台湾代表处」。加上多项援台法案在美国国会通过,且蔡英文2016年上任迄今,美国对台军售共7次。8月28日当蔡英文宣布开放美猪及美牛相关事宜时,曾亲口说了这段话:「此时此刻,台美关系达到了数十年来最好的状态」,这就足以警惕了北京。(作者为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