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列蔡政府纾困5大缺失 呼吁发放消费券或现金

国民党提出政院纾困5大缺失。(图/翻摄国民党脸书

记者黄巈禾/台北报导

针对行政院提出的因应疫情纾困方案,国民党文传主委王育敏、副主委王鸿薇黄子哲29日召开记者会,批判纾困方案「2266(零零落落)」,存在五大缺失,让多数民众无感,更造成全民之间的不公平与相对剥夺感,政府应重新检讨,及时调整。

国民党罗列政院纾困方案五大缺失,包括「贷款乱象多」、「受惠民众少」、「纾困挤牙膏」、「薪资补贴弊端多」,以及「 坚持不减税」。

在「贷款乱象多」方面,国民党指出,基层普遍认为申贷程序繁琐,并感到银行认定过于严苛,纾困放款不积极合作,就连民进党立委都当面向行政院长苏贞昌反应,希望政府简政便民以利民众、企业纾困。

国民党认为,行政院力推纾困贷款,并施压银行迅速放款,以美化纾困数字,但外传许多公股银行把纾困贷款「冲业绩」,设立KPI要求行员达标,甚至让客户贷新还旧、为贷而贷,实有浪费困金之嫌,也未把纾困资源送到真正需要纾困的企业和个人

▲国民党提出行政院纾困5大缺失。(图/翻摄国民党脸书)

在「受惠民众少」部分,国民党指出,行政院所谓现金纾困方案,受惠民众只有300万人,另外2000万国无现金补助,难道这2000万人民都不需要纾困?或2000万民众都不是真正弱势?此外,纾困方案补助200万劳工,仅占就业人口1190万的六分之一,其他一般受薪者投保薪资超过2万4千元的劳工、参与劳动工作却没任何保险的民众,都被排除在外,「3万与0的差别」,排除太多需要帮助的人民,也造成全民之间的不公平与相对剥夺感。

针对「纾困挤牙膏」,国民党提到,原本被排除在纾困方案的渔民,经过强烈反应后,行政院日前宣布渔民适用劳动部纾困方案,每月1万元、可领3个月,但却排除保农保的农民;日前农委会说要争取让农民比照,也让人质疑难道纾困补助形同「挤牙膏」,喊一块才做一块?政策缺乏整体考量

对于「薪资补贴弊端多」,国民党认为,政府提出的纾困方案,劳工保障明显不足,对于营运受严重冲击产业薪资补贴四成,与其他各国平均薪资补贴都在7、8成左右相较,补贴比例过低,针对企业「未放无薪假、未减薪超过2成」的补助条件更是漏洞百出,许多企业为节省人事费,放无薪假却不通报,导致劳工无法申请劳动部纾困补助,雇主却能申请原本薪资4成补贴,这类无薪假黑数,严重影响劳工权益

国民党进一步指出,上述补助条件造成严重反效果,形同政府提供「二成以下减薪标准」,例如高雄某饭店全员减薪18%,全台因这个标准而减薪的企业不知凡几?当疫情缓和、薪资补贴结束后,薪水回得来吗?届时被减薪的劳工又怎么过下去?

至于「坚持不减税」,国民党表示,日前所做的民调发现,民众最支持的纾困补助首先是发消费券或现金,高达33.9%,其次为补贴薪资23.4%,第三为减税22.0%,支持发酷碰券纾困的只有0.9%;不过,对于其中的减税纾困,相关部会却迟迟不愿松口财政部指减税要修法缓不济急,但疫情未来持续多久仍未可知,政府应在此时回应人民的期待,提出具体的减税方案措施,让人民对于纾困更有感。

美丽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34.6%认为政府应该发放现金、支持消费券的为9.6%、支持酷碰券的仅有0.8%。国民党强调,酷碰券支持度明显不到百分之一,经济部规划的「酷碰券」既然已跳票,原定4月底发放确定暂缓,经济部又说不出发放的确切时间点,呼吁行政院「迷途知返」,正视全台商家与民众的殷切呼吁,停止不切实际的酷碰券,重新检讨改采发放消费券或现金等方式,才真正有助于振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