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岸田北约太高调 拉帮结派剑指中国(苏秦)

北约的亚太地区4个伙伴国(AP4)领袖在西班牙时间29日下午会面,包括(左)韩国总统尹锡悦、(右)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图/路透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6月26日抵达德国参加G7峰会之后,又前往西班牙参加6月29日至30日举行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峰会。岸田是G7领袖中唯一非北约成员国,也是首次日本首相出席该会议。日本在7月10日即将举行参议院大选,对于岸田政权是一项相当大的检验,岸田文雄在大选期间依然做长达5天的出访,显然与最近紧张的国际情势,以及中国与北韩两国的积极互动有关。

近年来,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纷纷参加了印太地区的联合军演,但日本却想通过与北约接近的方式,再呼吁欧洲进一步介入印太地区。

事实上,日本与北约这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从首相到阁员间广泛的互动往来。2020年12月2日北约召开了外交部长的线上视讯会议,并邀请了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的外相参加,在前一天北约也发表了「NATO2030报告」。

今年4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公听会上,就已经证实岸田首相将会出席在西班牙的北约领袖峰会。

翻过战后的一页

战后的日本由于担负着「侵略者」的罪名,在国际上给人的形象是尽量避免卷入纷争,不然就是任由美国处理,假装事不关己,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以往日本只要在国际事务上有所意见或动作就会接到来自亚洲各国的抨击,特别是中国与韩国,接着日本就要面临持续的道歉与经济赔偿,方能获得些微的谅解。

而这些在前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战后70年谈话」之后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篇演讲中,日本愿意承认过去的错误,也对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韩国、中国人民所施加的虐待与磨难表达歉意,更表达70年来日本为化解二战的错误所尽的努力。

然而安倍也提及现在的日本人超过8成都与二战没有直接关系,未来的日本人不该一直背负着战争造成的创伤。安倍的言下之意,就是日本应该迈向新的章节了。在此之后,日本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上的应对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以韩国为例,文在寅政权以慰安妇协定及征用工的争议指责日本,日本的反应是冷处理,甚至有所回击。在文在寅欲撤换外务大臣及驻日代表以换取日本东奥时刷新个人政治成绩时,时任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到后来的外相林芳正拒绝接见去年1月上任的新驻日韩国大使姜昌一,直到今年3月尹锡悦夺得政权并派任新驻日大使。

日本在面对中国的态度也较以前强硬,甚至会耍点小手段故意示威。2016年8月,当时担任外相的岸田文雄召见时任中国驻日大使的程永华,为了对中国武警船在日本领海出入表达不满,岸田故意迟到8分钟,用违反外交礼节的方式让程永华在媒体面前枯等,对于注重礼节的日本特别罕见。

在峰会舞台上大演特演

作为首位参加北约峰会的日本首相,岸田当然不会放过这一个难得的大舞台,抓住了每一个演出的机会,甚至自己炮制机会、好不抢戏。虽然是应邀参会,岸田已经反客为主地在北约峰会场外连开了几场「小会」,包括美日韩三边会以及日韩纽澳四边会等,并放话邀请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尽早访日,以更新日本与北约在2014年制订的有关网路防御及海上安全之合作文件。

北约刚通过首度提及中国的「新战略概念」文件,岸田逮着机会抛出这个议题,正是要配合美国强推「印太战略」拉帮结伙针对中国。日本脱离战后包袱后,北约东扩不失为日本扩大在亚太地区军事势力的好时机。

日本在年底之前将完成《国家安全战略》、《防卫计划纲要》、《中期防卫力量装备计划》三大国安文件的修订,在此前已经与美国有过许多共同协商。接下来日本就将迎合北约在印太地区实行海上联演,让此前美国海军、海上自卫队和某些北约国家的海上联演更趋向常态化。

日本在此次北约峰会的高调动作,意味着日本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向军事化,不免令人担忧这将加剧印太地区的阵营对抗,破坏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博士,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