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拒学怎办?帮他找出压力源 理解自己「发生什么事」

▲拒学行为若出现在新环境,可能是孩子适应困难,父母可试着多关心。(图为上课示意照,与本文无关/记者姜国辉摄)文/谢宛霖(临床心理师)暑假一下就来到下半场,转眼即将迎接开学的来临,甚至在许多中学阶段的学生,即使是假期,仍然要面临「暑期辅导课程」。对部分抗拒就学的孩子而言,开学和痛苦画上等号,更不用提「明明是假期,为何我还需要到讨厌的学校去」的暑辅文化。而孩子不愿就学的行为,通常也会连带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情绪及生活模式

到底拒学是什么?拒学行为涵盖广,底下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缺席行为,像是逃学、拒学或惧学。一般而言,逃学比较是没有理由的、违规的缺席,不是因焦虑导致的缺席;拒学通常是焦虑导致的缺席;而惧学则是因恐惧而缺席的型态,不过此型态较为少见,现多以焦虑导致缺席的拒学一词称呼。

为什么会有拒学行为?Kearney将拒学行为归纳为四项主要的因素(如下表/微煦心灵诊所特约心理师谢宛霖提供),通常为了逃避或获取特定目的而使得拒学行为延续。

可能是单一或多重的因素地导致拒学行为,在分类中的前三项有较明显的压力来源,第四项则是为了外在其他吸引力,对于就学本身的动机通常较弱。

会有其他征兆吗? 常见相关征兆如下述:●身体抱怨:这在拒学学童中相当常见,抱怨肚子痛、想吐、头晕头痛等等,重复抱怨身体症状用以达到不用去学校或提早请假的目的。●频繁缺席:不见得是完全不就学,可能固定一周缺席两、三天。●固定模式缺席:要考试、要比赛或要发表的时候显得特别焦虑而要求请假。 ●在学校很频繁的打电话回家:分离焦虑的学童会特别明显。●出门前大发脾气、哭闹表示不要上学

只是不上学有需要就医吗?若拒学行为出现在刚进入或转换新环境,可能是孩子在适应碰上一些困难,父母可试着多关心、觉察与理解孩子在适应学校的难处。然而当拒学模式持续,孩子出现明显的焦虑、抗拒、痛苦,家人间出现冲突,或是父母需要不断请假处理孩子问题,影响孩子本身及家庭的功能运作时,建议可寻求辅导室、心理师、医师相关的协助。虽然上述仅将拒学行为分类为四类,然而与每个拒学的孩子深谈后会发现,每个孩子抗拒上学的原因相当复杂、多重且值得探究。对一般人再平凡不过的上学,自己却无法做到,或为此担忧自己的未来,有时这样的自责与忧虑也会成为另一项额外的情绪压力来源。

心理师能做什么?与拒学孩子互动过程中,最主要是带着孩子一起找寻、察觉自己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有规则、有评价、有人际互动、有表现要求等等的学校环境中的自己,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有时候拒学可能是个外在呈现的行为状态,内在可能存有其他同等重要的议题需要探讨厘清。也许呈现在学校的缺席问题,实则与家庭间的互动有更大的关联性。若内在的需求、困惑未获得适当的平衡,即使强逼孩子到校,有时仍会转以其他型态的行为出现。当然,当我们开始与孩子一起比较理解自己发生什么事,有时就能更进一步针对找寻到的压力来源,逐一讨论、逐一面对! ★谢宛霖,微煦心灵诊所特约心理师。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更多资讯请上「心理师撩开心事粉丝团、「心理师撩开心事」部落格。

★图片为版权照片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您有满腹妈妈经、爸爸经想大声说出来吗?《ETNEWS新闻云》亲子版欢迎您来分享育儿心得,灌溉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来稿请寄「parenting@ettoday.net.tw」,并请注明「个人简介」。本报保留筛选、修改权限文章登出不另行通知,不便之处敬请见谅。

★更多孕儿婆媳婚姻相关话题(报喜文、集气文、抱怨文等),欢迎加入「欧腻的育儿妈妈经~姐就是要碎碎念脸书社团一起交流讨论,也欢迎大家秀出任何宝宝照、怀孕照、个人美照跟脸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