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红糖牛奶”,躺“塑料沙发”——东港草莓为啥有这待遇

(原标题:喝“红糖牛奶”,躺“塑料沙发”——东港草莓为啥有这待遇

新华社沈阳12月25日电(记者于力 ;高春雨 ;徐祥达)22日冬至,北京姑娘张馨心冰箱里拿出一小盘草莓,在干燥的室内和家人一起品尝。

“我犹豫半天才在网上下单,没想到打开泡沫箱时看到草莓竟然被塑封了,每一颗都躺在塑料托上……基本上没有挤坏的,第一次在网上买草莓感觉真不错!”张馨心说。

张馨心一家食用的草莓,产自距北京数百公里的辽宁东港。12月中下旬,在丹东东港农村暖融融的大棚里成片的草莓叶铺散在沙土上,其间点缀着或青绿、或粉红、或鲜红的果实,在外面白雪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

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东港大棚草莓定植期,随后两个半月到100天是成熟期;过了这段时间,草莓便可采收;第二年元旦到春节大量上市采收期可持续到6月。之后,便是闷棚除草土壤消毒整地起垄、施农家肥等工作。

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的一个大棚里,27岁的技术责任人杨远杰,正在用牛奶、赤砂糖生物菌剂配置有机肥料。“发酵四五十天就能用啦,咱这草莓也是 喝牛奶 吃红糖 长大的!”他告诉记者,“红糖作为生物菌载体,牛奶提供蛋白质等养分,这样种出来的草莓更好吃!”

杨远杰介绍,为了让草莓销路更好,要运用很多技术手段。“很多大棚里土壤、空气、光照等都被实时监测;如果室温过高,大棚上方的排风孔能自动开启,放风降温。”杨远杰说,“我们还得申报生产信息,等草莓采收上市,平台自动生成二维码,我们把它粘到包装上,消费者一扫就能了解产地化肥使用情况等。”

农户采收好草莓,会马上把它们放到装有海绵孔的塑料筛子里,然后送到分选厂。在一家分选厂,记者看到,工人挑选完色形俱佳的草莓后,根据不同运输方式,将之装入网套蛋糕纸或塑料托。以发往北京的草莓为例,整板装着草莓的塑料托入袋,经半真空处理后,会放入泡沫箱,再包上防寒膜并用胶带固定。一套程序用时10多分钟。

据统计,2016年东港草莓生产面积已达19万亩,年产量47万吨,总产值49亿元;全市草莓产业从业人员9万人,生产和出口基地覆盖15个乡镇,无公害草莓专业合作社达128家。

“东港是国际公认的适宜栽培草莓的理想地带。”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春花认为,东港发展草莓种植具有良好的天然条件: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

目前,东港日光温室和早春大拱棚草莓,有9成左右销往东北三省,以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露地品种以加工为主,年出口草莓干、草莓酱等草莓制品近4万吨,出口创汇达3500多万美元。为了让草莓“走出去”,东港积极与电商平台等合作,目前线上销量已占总销量一半以上。

鲜红的草莓也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椅圈镇吴家村的于文广告诉记者,他在草莓园打工,一个月工资是5000元,干得好还有奖金,年底还有提成,一年下来八九万元不成问题。(完)

(原标题:喝“红糖牛奶”,躺“塑料沙发”——东港草莓为啥有这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