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35年后 车诺比寻求复兴与发展
1986年4月26日深夜,位于首都基辅以北110公里的车诺比核子发电厂4号反应炉因测试失误,发生严重爆炸并着火,毁了电厂建筑物并将高放射性物质喷向环境,史称「车诺比核子灾难」,是核能应用以来首起「等级7」的核子事故。事故后多数居民强制疏散,空旷的车诺比禁区,成了人类犯错的残酷纪念碑。然而,在电厂爆炸35年后,乌克兰人也寻求灵感,希望能增加收入以复兴当地。
美联社报导,车诺比事故发生在冷战末期,由于苏联当局第一时间没有向公众透露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灾难持续恶化。尽管第二天疏散了附近城镇普里皮亚季(Pripyat),但仍有200万居民曝露在危险中,直到瑞典发现环境出现高辐射后,世界才了解到这场灾难,苏联也才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救灾与弥补伤害。
最终,超过10万人被撤离,并建立了一个范围广达2,600平方公里的禁区,事故的反应炉建立起巨大的拱形水泥护罩,经常被俗称为「石棺」。
车诺比石棺。(图/美联社)
乌克兰副环境部长博赫丹·博鲁科夫斯基(Bohdan Borukhovskyi)表示:「这是一个悲伤记忆的地方,但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如何克服这场灾难。」
「我们希望,这里应该出现一种新的意义,不再只是受排斥的区域,而是发展和复兴的所在。」
他主要是希望能发展「遗址旅游」,这有教育意义,也对地方有正向发展。
车诺比地区的旅游业,在2019年的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园」(Chernobyl)之后,增长了两倍,尽管该剧的评价两极,也出现许多常见的错误述事,但当地官员们仍然肯定这出戏的正向意义,至少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的消费,也使当地得到发展的机会。
只是好景不常,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国际旅游都遇到衰退,当地期望,一旦全球疫情结束,当地旅游能回到疫情前的水准,或是继续增长。
车诺比遗址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是参观普里皮亚季镇(Pripyat)的废墟,当地曾是一个拥有5万人口的现代城市,但是一切都停止了,如今城市被植物所包围,形成一种带科幻色彩的奇特感。现在当地政府正在努力规画参观路线,使游客更容易浏览这个遗迹。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车诺比核电厂在4号炉事故后,其他反应炉其实仍在持续运作,直到2000年才停止工作,但是退役的核电厂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预计整个拆厂工作持续到2064年,包括受损的4号炉也会被拆除。
乌克兰还决定将这个荒芜之地,做为集中存储用过核燃料的地点,除车诺比核电厂原有的乏燃料之外,乌克兰其他4个核电厂的乏燃料也储存在此,设施将于今年开放。直到最近,核燃料仍交由俄罗斯代为处置,也就需要付管理费。因此乌克兰计算,将乏燃料在自己国家内储存,每年将可为国库节省约2亿美元。
其实车诺比电厂周地区的辐射量已低至普通水准(个别地区稍高),因此游客可以安全无健康疑虑,但即使如此,仍禁止在该地当做永久居躼。然而,仍有100多人违反企令,居住在围绕核电厂30公里的区域内。
其中一名是高龄85岁的前中学老师叶夫根尼·马克维奇(Yevgeny Markevich),他如今仍在自己的花园地里种菜来吃,包括马铃薯、黄瓜等等,并接受生物测试,以了解核灾后的生理影响。
辐射对人类健康的长期影响,仍然是激烈的科学辩论的主题。事故发生的当天,有30名电厂工人、消防员死于急性放射病。之后车诺比核灾的受害者有多少,就没有确实的定论,有说超过4千人的,也有说超过1万人的,但是实际证实与车诺比有关的辐射伤害死亡人数,不超过100人。
令许多人感到惊讶的是,该地区的野生动物正在蓬勃发展:熊、野牛、狼、山猫、野马和数十种鸟类,生活在无人区。
有些科学家称,这些动物对辐射的抵抗力比预期的要强得多,并且能够迅速适应强辐射。是也有另一批科学家认为,此处的动物与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区别。
车诺比附近的野生动物。(图/美联社)
现年43岁的生物学家丹尼斯·维什涅夫斯基(Denis Vishnevskiy)说:「这是一片巨大的自然领土……我们保留着自然环境。禁区不是诅咒,而是我们的资源。」
乌克兰当局呼吁将该禁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因为该遗物是「全人类都感兴趣的独特地方」。乌克兰文化部已经采取措施,将这一地区列为纪念物,这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