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厂25年除役OK?德法起码60年 退休工:根本不可行
据传新北市石门区的核一厂2018年除役后,将在厂内兴建核废料贮存场,就地存放用过的高放射性核燃料棒,时间长达40年,台电澄清只是过渡方式,不过却引起极大争议,现在还有退休员工表示,在台电工作33年得喉癌再打官司,「除役预算比设厂高7倍。」再看看国外例子,法国除役的核电厂47年了,还在封闭反应炉阶段。
核一厂1号机、2号机,将在2018年12月与2019年7月停机,之后会在厂内兴建大型核废贮存场,引起反弹,台电除役预算180亿,看在退休员工李桂林眼中「根本不可行, 设厂要1500亿,除役预算要高出7倍,这样就破兆。」再看国外例子,英国赛勒菲尔核电厂2008年除役计划由英法美承包,现不只工程延误,预算追加已爆增台币3兆1050亿。
▼国外有工程延宕、追加预算的例子。
台电的除役计划保守估计25年,李桂林说,「根本在欺骗大众,虽说一天一人工作8至10小时,但有些危险地方一次只能进去10分钟,这样要多少人?」再看看法国马科核电厂自1969年关闭拆除,但47年过去还在关闭反应炉;宣布2020年「全面废核」的德国,拆除计划保守也要到2080年。
核电厂除役不只有环境危险问题、国内外有专门承包商,台电则是分工方式,但就担心工程延误,预算不断追加,李桂林建议「维持现状不要动。」但台湾环境与核能如何维持平衡,有待政府、台电和民众对于核电与非核家园的共识,该如何解决。
▼相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