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失事】张诚/直升机界的劳斯莱斯,为何近年事故率极高?
●张诚/前雄三飞弹总工程师,现任中央大学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华民国解瘾戒毒协会副理事长、国会政党联盟发言人。
站在工程师解决问题的立场,笔者希望大家少一点政治口水,专注在如何让类似事情不再发生的解决方案上。黑鹰直升机三年二起意外,号称是直升机界的劳斯莱斯,为何近年的事故率极高?维修保养的不落实,极有可能是意外发生的关键点。
UH-60M黑鹰直升机在中华民国有三个使用单位,陆军航特部、空军救护队、及内政部空中勤务总队,此次发生迫降意外的黑鹰直升机隶属空军救护队,并非2019年10月30日陆军「UH-60M全作战能力成军」的黑鹰直升机。
2007年7月中华民国陆军「天鸢专案」因战备考量,以新台币847.37亿元 亿元预算,采购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2009年莫拉克风灾后,马政府拍板将当时尚未交机的黑鹰直升机先拨15架给内政部空中勤务总队,强化该队救灾能量。蔡政府执政后,又因空军救护队所使用的S-70C海鸥直升机服役多年,有汰除必要,于是再拨15架给空军救护队。
2018年2月5日黑鹰直升机第一次在台发生意外。内政部空勤总队台东分队编号NA-706黑鹰直升机,深夜执行兰屿病患后送台东勤务;不料,从兰屿机场起飞三分钟后消失在雷达荧幕上,造成四失踪两罹难。
▲UH-60M黑鹰直升机。(图/记者吕佳贤摄)
在兰屿失事后,美方曾向空勤总队点出好几项陋习,包括部分受训的非第一线人员、把黑鹰当作传统机型来维护和飞行、各驻地操作手册不一、救生装备和耗材过期或腐蚀、等到有缺失才肯修等等,可见空勤总队的维修保养存在很大的漏洞。
在中华民国发生意外的两架UH-60M黑鹰直升机分别属于内政部空中勤务总队、空军救护队,原先执行「天鸢专案」的陆军在移交的过程,原厂的维修保养经验是否完整的传授给空军与空勤总队?如若不完整,是否有可能就是造成这次遗憾的导火线,需相关单位详查。
维修保养系统在军中分成OID三级,即使用单位维修(Operation Level Maintenance)、场站维修(Intermediate Level Maintenance)、工厂维修(Depot Level Maintenance)。有消息指出,为因应政府采购黑鹰直升机,专精直升机维修的亚航,曾于2015年耗资数千万元,遴选16位优秀工程师赴美接受工厂维修保养训练,是国内唯一取得美国原厂塞考斯基公司的授权、人员受训的合格维修厂证书,但黑鹰直升机的维修业务,却是由无原厂授权维修证书的汉翔标得,我们不敢说汉翔没有能力维修保养黑鹰直升机,但是相对于亚航,没有得到原厂授权维修的授权,却是事实。
回到国军的作战需求,陆军「天鸢专案」的建案是以汰换老旧的UH-1H直升机为由,需60架UH-60M黑鹰直升机以维持战力而建案,陆军闷不吭声地被空军、空勤总队「借」走30架黑鹰直升机后,只剩编制数的一半,那原先的战略考量呢?难道当年60架黑鹰直升机的需求也是虚报?
国军的预算结构分军事投资、人员维持、及装备维持三部分。早年,国军物资缺乏的年代,「保养胜于修护、修护胜于购置」不是口号,而是战训本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在政治人物剪彩心理及媒体炒作之下,新武器系统的购置,特别是向美国采购美军现役武器,往往成为镁光灯的焦点,而逐渐忽视补保维修的重要。幸好,最近筹建「F-16战机亚太维修中心」登上媒体焦点,笔者想提醒政府,以中科院为基础,厚植外购武器的维修保养能量,特别是「工厂维修」的翻修能量,刻不容缓。
热门点阅》►【黑鹰失事】最深沉的哀恸!
►【黑鹰失事】军机空难对国军指挥体系之冲击►看更多【张诚】专栏►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