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行动支付、电子交易!纽约直击MasterCard创新实验室
如同前篇报导,在银行卡组织龙头万事达卡(MasterCard)的全球数据处理营运总部里,谈的是先进的安全与防护,然而谈到「创新」,MasterCard 其实还有设立创新实验室,为电子交易、线上支付、云端支付发展立基,记者实际前往实验室中,为民众带来第一手消息,以及即将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开发成果。
▲▼位在纽约市区的MasterCard创新实验室,完美实现了跨平台、跨装置,甚至是物联网电子交易等各种形式。(图/记者洪圣壹摄)
在未来,民众将会需要一个可以随时随地付费的方式!根据英国一份MasterCard信用卡使用行为调查数据指出,多数消费者希望透过可联网的装置来付费,当中包括 94% 的人对于行动支付带来的便利感到关注;96% 的人相信行动支付将可改善了他们的购买经验;47% 的人期望或偏好商家提供非接触式付款。
Emarker 公布的调查结果指出,美国消费者每天花 3.25 小时在使用手机app上,而 Google 在 2015 年发布的消费者行为调查当中指出,有 82% 的消费者有手机购物的经验,在在证实消费者们其实已经无形之中习惯使用行动支付,并期待行动支付带来的便利。相关数据更指出,到2020年线上与行动交易数量将增加40%。
以 MasterCard 来说,未来透过他们的 Masterpass 服务,将可实现跨平台、跨装置,甚至是物联网电子交易,目前合作伙伴已经超过 545 家,全球有 11 个国家进驻、28 个国家即将开通。MasterCard 预估,截至 2016 年底,将会有 800 万 masterpass 用户,而且这些用户多数希望是由银行来提供相关服务,而且希望能够有更安全、并且能够跨装置跨频道使用的。
以目前来说,有 86% 的北美消费者相信他们的银行能够保障他们的个资安全,然而有 48% 的消费者说他们倾向希望他们的银行提供一个数位付费解决方案。
而位在纽约的 MasterCard 创新实验室里头,他们谈的线上支付、行动支付已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进行式,而他们正持续为着升级付费生态系统而努力,在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MasterCard 相当支持非传统交易、非传统支付流程,并积极洽谈大规模最佳数位化体验。除了持续与大企业合作外,实验室当中也会持续与新创公司合作,并致力于让包括银行与第三方合作单位能更容易把相关服务放到他们开发的解决方案中,希望能加速创新、同时增强客户的创新能力,进而让实验中的解决方案被启用,成为支付的先驱。
▲▼MasterCard创新实验室当中有个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着重与各大企业、新创公司洽谈、展示各种支付应用。(图/记者洪圣壹摄)
有鉴于更复杂的网路犯罪案件层出不穷,目前这个实验室主要的任务是要让现有与未来的支付、交易过程中,能够保护MasterCard与产业遭受攻击,这包括磁条和刷卡机、信用卡安全晶片、EMV、PIN码输入设备(终端和ATM)、非接触式装置与包括电子钱包软体结构在内的云端支付。
以现有行动支付服务来说,消费者身边的手机、平板、家用电脑、笔电等设备,都可以透过开通信用卡,然后随时随地进行消费,不管是行动支付还是线上交易。
而随着行动支付越来越受到重视,包括行动银行、线上付款、电子钱包等机制也相继建置完成,行动支付却未见迅速普及,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多数信用卡用户(约75%),他们都有受到诈欺简讯等威胁,因此即便未来物联网发展,这些用户或是第三方合作厂商,对于手机银行或线上交易等服务上线,也都有所犹豫。
业界普遍认为消费者对于安全的威胁确实将影响到整个生态系发展,不过在纽约的实验室里头,MasterCard 支付系统完整性副总裁 Nancy O'Malley、身份认证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 Bob Reany 从终端刷卡机的硬体安全机制设计,一直到软硬体防护服务,包括EMV、MDES、PSD2等,做了详尽的说明。
Bob Reany 说明了有关身份认证安全的机制,包括了利用移动设备的硬体认证技术,好比说指纹辨识、脸部辨识与后端生物辨识决策平台;以决策平台为例,包括了设备加密、用户特征验证与地理定位连线终端服务,借由分层安全管理,进一步提供安全无虞的行动消费体验。
其实以MasterCard来说,他们在 2014 年就已经提供将信用卡数位化的 MDES 服务,目前的技术甚至能借由标记主卡卡号、增添添加类EMV的安全性,即便他人在任何管道拥有信用卡卡号,也不会损失任何个人权益,借此确保线上交易的安全。而即将开通的 MasterCard PSD2 技术,将强烈要求用户必须要经过两种身份验证机制,大大降低传统具有攻击威胁的状况。
谈到生物辨识,Bob Reany 表示,目前的生物特征辨识都是以简单、安全、信任为指标来开发。他还引述市场调查数据资料指出,美国市场有 92% 的人认为生物辨识比较方便,93% 的人认为这个将会在未来实现,92% 的人认为比密码还要安全,92% 的人相信生物辨识系统将会降低诈欺威胁,85% 的人认为提供生物辨识机制的银行与行动产品更具创新性。换句话说,近九成的受访者都认同一次性帐密搭配生物辨识的验证方式带来的安全性。
MasterCard 创新管理资深副总裁 John Sheldon 进一步指出,他们目前针对开发者们,已经提供至少六种编程语言的 API、SDK, 而借由他们与银行、商家、新创公司、资料管理厂商、数据服务公司的合作,目前已经有超过 25 种服务,即将为行动市场带来更便利的交易方式,而他们也会持续在实验室当中开发更具革命性的 API 给开发者们。
▲脸部辨识支付介绍。(影片/记者洪圣壹摄)
事实上,记者在纽约的创新实验室里头,已经看到他们建置了完整的无卡化的电子支付环境,从一个人开车去加油,到进餐厅找机器人点餐,回到家中透过电子看板叫晚餐,或者透过冰箱门上的荧幕直接订购牛奶,然后再切回从客厅电视传到冰箱的电视节目,当手机端传来衣服洗好的讯息,带着手机到社区的自助洗衣机付款取衣等,中间完全不使用任何纸钞、甚至不用手机,就可以解决日常生活当中的所有需求,而且还节省了更多的时间。
▲▼Pepper点餐与支付介绍。(图、影片/记者洪圣壹摄)
▲车载支付。(图/记者洪圣壹摄)
▲▼一般用餐免签单电子支付介绍。(图、影片/记者洪圣壹摄)
▲▼各式居家环境无线支付概念展示。(图/记者洪圣壹摄)
▲▼各式IoT支付装置展示。(图/记者洪圣壹摄)
举例来说,三星在 CES 2016 期间展示过的Family Hub Refrigerator,可以让消费者透过冰箱内建的镜头,即时了解冰箱内部的蔬菜水果存量,并进一步让消费者可以远端使用Groceries应用程式订购商品,甚至可以在购买牛奶之前,直接比较哪一间的牛奶比较便宜。当然考量到物流与合作厂商,目前可以订购的品项跟比对数量不多,以MasterCard打造的购物程式为例,初期仅集结了FreshDirect与ShopRite等美国当地超市的商品,相似的应用还有跟电视、洗衣机的结合,就现况而言,已经是个相当进步的 IoT 支付表现。
▲▼三星Family Hub Refrigerator物联网支付介绍。(图、影片/记者洪圣壹摄)
另外还有现场展示的 Pepper 机器人点餐、付款,然后手机可以即时的收到电子签单;其他还有许多相当方便的加油站、餐厅的示范。另外,透过 Android Pay、Samsung Pay、Apple Pay 等行动支付的结合,消费者已经可以透过手上的智慧手表等穿戴装置进行电子支付。其他还有像是 AI 与机器学习、数位个人助理、聊天机器人、生物特征、数位货币与 blockchain、AR/VR 领域的实际应用。
当然,要让这些服务能够顺利上线,并非只有MasterCard一己之力,包括Google、freshdirect、Samsung、GROUPON共同建立的 API,包括与微软建立的简化服务作业,以及 Apple pay、Smasung Pay、Android Pay 等 MDES 厂商,还有提供Masterpass Issuer API的美国银行、首都银行、Citi bank等公司,都是建立起这整个支付体系的合作伙伴。
在一切都讲求数据化的时代当中,纽约创新实验室当中所展示的,是货真价实的支付生态,而随着广义的物联网逐步实现,姑且不谈纸币、钱币的存在价值,以创新服务接收度普遍较高的中国与欧美地区来说,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借由所有连网装置买东西,或者在机器人商店购物、更快地在线上下单、在一般通路免签单付费、透过穿戴装置付费、透过第三方应用程式预约旅游与购物、在贩卖机或洗衣机消费免现金都是近期中可见的付费方式,而这些,都还将会更安全、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