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灭顶?不如直接到产地购买牛奶!

文/李武忠新一波灭顶行动味全林凤营牛乳再度成为焦点。由于酪农与味全公司系采契作模式(一期三年保证收购数量跟价格),短期内不会影响到酪农生计,但是看到自己辛苦生产牛奶,受到波及被浪费掉还是会感到无奈与不舍。根据媒体报导自灭顶行动发起后与味全契作酪农爆出走潮,连替顶新拍广告的契作酪农也表达若有机会重新选择,绝不再拍味全广告了!

消费市场品牌代表产品/服务的品质象征,形成高度识别的优势,相当程度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若品牌形象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提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品牌形象认知对消费满意度影响效果也最大。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生乳属寡占型市场,收购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厂,尤其顶新旗下的味全公司在黑心事件爆发前收购生乳量高居首位(占34.9%),产销市场与监督机制的不够透明化加以国内酪农以家庭式为主体,不仅销路受限且乳品议价空间小,通路商成为生乳交易关系中强势的一方。

事实上,顶新集团积极透过公关努力经营与政党、媒体、民代等关系,被誉为是台商鲑鱼返台回馈乡里典范,相当受到中央地方政府礼遇,积极争取到当地投资设厂。该财团还配合云彰地方政府行销当地农产品到中国市场,不仅国内媒体大肆报导还受到中央与地方农政机关的大力表扬,酪农自然不疑有他,放心把用心生产的优质生乳交给该黑心财团。如今却因黑心油事件政府严惩不法业者,保障消费者的承诺一再跳票爆发众怒,群起抵制顶新相关产品让无辜酪农受到连累,上一波灭顶行动在政府介入协调下让酪农生计避免受损;此次因一审判决顶新无罪,再度掀起民众怒火发起新一波「秒买秒退」灭顶行动,却也因行动过激引发社会不同看法,是否能在灭顶过程切中要害避免伤及无辜,恐怕是该运动发起者需要考量之处。

为了维护商誉与确保食用安全,部分酪农选择拒绝将辛苦生产的优质生乳交给像顶新集团这样的黑心厂商贩售,改透过自行销售、自创品牌(如日本政府辅导北海道小农鲜乳品牌,主攻海外市场)、网路行销或交给其他良好商誉商家来贩售等方式,虽然可能有违约之虑,但是为了台湾整体形象以及让消费者食的安全、安心,这样的牺牲从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社会大众应该给予掌声。希望消费者在支持灭顶行动的同时,也能主动向拒绝黑心厂商的酪农伸出援手,直接到原产地酪农场采购,从源头管控拒绝向黑心厂商供货开始再结合消费者力量,相信可以对黑心厂商产生一定的遏止作用;不妨学习欧洲国家消费者寧可付出更高的成本选择其他更有保障的替代产品,也不愿再次消费有问题厂商的作法。在政府公权力无法伸张的前题下,消费者唯有靠自力救济。

维护国人食安光靠厂商的自律和政府力量不足以成事,需要大家一起来把关,能如此即便小鱼群也能吓退大白鲨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