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林管处蓝染研习 推广种植山蓝

花莲林管处推广林下经济种植山蓝办理「山蓝制靛蓝染研习课程。(图/花莲林管处提供,下同)

记者王兆麟/花莲报导

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近年来积极推动林下经济,委托青阳农园办理「林下经济—山蓝栽植生产示范计划」,尝试透过林下栽植山蓝,增加人工林地活化生态空间,提供林下稳定生产力,同时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产业,构建生态与经济效益和谐的现代林下格局,推行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一体运作模式。

花莲林区管理处表示,「山蓝」又称「大菁」,经过阳光湿度、温度及气流洗礼后,变幻出神秘的蓝、梦幻美及环保的价值,是一种多元并且兼具自然与人文特色生物资源,为了解山蓝染制作过程,该处日前于青阳农场办理「山蓝制靛与蓝染」研习课程,邀请自然色工坊场长郑司政及兰工作房孙翠兰老师担任讲师,参与的包括林管处的同仁、国家森林志工社区居民等共25人。

课程从采割山蓝开始,接着剪叶浸叶、捞腐叶、搅拌氧化(打蓝)、静置沉淀、过滤,让学员都能实际操作每个阶段的制作过程,最后再用已制做完成的蓝靛蓝泥建立蓝缸,进行蓝染,每位学员挥汗之后,也亲手制作一件独一无二的蓝染作品

花莲林管处表示,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定义更是为了要增强生态系稳定性,保护生态平衡,同时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自然循环的永续的道理。 也就是利用林地内的生态与环境特性,在林下栽植适合的耐阴性植物,例如山蓝。因山蓝忌阳光,适合生长在低海拔背阳山谷坡地及林下潮湿或山沟溪旁,是枯叶蝶、黑拟蛱蝶幼虫寄主植物,在生态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台湾蓝染产业所栽植生产的蓝草植物,极具发展性,因此被选定为推广林下经济的示范性物种

研习课程除了制作蓝泥,老师还利用棉方巾进行的简易扎染段染生叶槌染的体验,让大家在两天的辛劳中,有了大大的收获,一幅幅如梦如画的蓝染作品呈现自己眼前时,学员们满足又满意的笑容。最后也在大家的协力中,将修剪下的山蓝剩余枝条,附于它生命的延续的意义,再以扦插种植方式使其重返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