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做中学 竹市建华国中荣获国家环境教育奖

建华国中扎根环保做中学荣获国家环境教育奖「优等」。(图/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记者李介蓉/新竹报导

竹市建华国中推动环境教育绩效卓着,荣获第5届国家环境教育奖学校组「优等」殊荣,5日接受环保署李应元表扬。市长林智坚表示,建华国中将环境素养列为学生品德教育重心,并以各科融入环境教育,获奖肯定很不简单,他勉励持续扎根环保,成为全国学习标竿

建华国中校长张文忠表示,环保素养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心,秉持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本土议题,强调议题探索、价值澄清、环保行动,透过创新的教案设计,将环境教育的「学校及社会环境教育、气候变迁灾害防救、自然保育、公害防治、环境及资源管理、文化保存、社区参与」八大学习领域紧密结合。

例如透过国文科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动植物,汲取诗文创作题材;英文老师带着孩子在校园,用英文解说菜圃蔬菜;地理老师带领学生就近到十八尖山实地踏查,观察在地动植物特色;健康教育课程介绍空品旗,引导学生关心台湾,乃至全球空气污染问题视觉艺术教导同学利用在地自然素材创作艺术品体验无污染、不破坏的环保艺术之美。

建华国中利用校园改造的过程,翻转成为珍贵的环境教育场域,得到评审团一致肯定。例如把拆除旧校舍后的空地辟为农园,教导学生自然农法落叶厨余堆肥,学弟妹在农园亲手种下向日葵,每人摘送一朵给毕业的学长姐,祝福前程如阳光般灿烂辉煌。此外,也利用旧校舍废弃木材制作手工笔、生活用具;打造野生独居蜂旅馆,让独居蜂进驻改造后的友善环境。

认养永续菜园的陈同学说,她以照顾亲密家人的同理心,传承老师细心教导蔬菜播种、施肥、浇水、拔草、除虫到收成的每个步骤,惊叹大自然孕育生命的奇妙过程,看到蔬菜成长茁壮、蜂蝶飞舞菜园,除了纾解课业压力之外,更能亲身体验「从土地到餐桌」的过程,从中学习「爱护环境、永续发展」的生活态度,信誓把「做中学」的环保接力棒,传递给学弟妹。

另外为有效解决校园的蚊虫问题,生态池养了许多大肚鱼,同时在校园各处设置共120个生态水盆,水盆的水生植物可以美化校园,而水盆中的大肚鱼还能帮忙解决病媒蚊的孳生源

环保局表示,建华国中长期深耕环境教育工作,将环境教育内涵系统化融入课程教学及学校活动,各领域教师交流互通,展现高度的教学热忱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做为环境教育场域,让学生「做中学」,并巧妙地将八大领域课程融入环境教育,值得辖内各校学习。未来将请该校经验分享,加深加广连结学校环境资源,持续扎根环保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