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培丽/繁花盛开的画布与花布
花布是民间生活的反映也是时代的美感,色彩花样都有每个时代的样式。古代没有印布料的技术大都是绣上去的,中国因此有四大绣,但也只有在官宦家出现,一般都是素布衣。台湾这几年兴起的客家花布,闽南式花布,也有地方特色,以当地花朵为图案,用色以纯色为主,这些图样数十年未曾改变,是一种历史的记忆,也是一种怀旧的思情。
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时代美感与造型感又该如何定位?这个问题是重彩工笔画家聂蕙云(现任教于华梵大学美术与文创系所助理教授)最想要实现的愿望。她深耕三十年的重彩工笔养分,秉持一份执着,十月一号开始至十月十三号在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举办她第五次的创作展「繁华盛开」。极少办展的她,近天命之年,为台湾花布寻找时代感。
▲作者聂蕙云,华梵大学美术及文创学系助理教授。
她认为当代在视觉与媒体各方面角度影响下,传统工笔应该要有新的构图,于是她把深爱的民间艺术重彩,刺绣图案和瓷器图案加入画里,让工笔画更繁复。然后输出做成花布应用于文创商品上。希望外国观光客看到台湾的花布时不会觉得总是一成不变,也可以看到属于这个时代、21世纪的台湾花布图样,她以具有代表性的台湾蓝鹊为创作的题材,以此做其他延展,画中也有四、五、六年级生共同回忆的木马,身穿中国服饰的小童手拿一朵莲花坐在木马上,木马象征单纯正面的力量,希望提醒大家忆苦思甜,抛开政治的撕裂。木马小童跟文创连结,作为文创品牌的标志,这样的创作中心思想,深具民族的感情也有浓浓的中华文化的底蕴与传承。
她的画里有牡丹、台湾蓝鹊、曙凤蝶等台湾的元素,运用在文创品上面皆重新配图和配色,不是原图直接印在布上,甚至运用数位输出有别于过往印制单色平面的花样布料,呈现出色彩渐层的花色,可以看出她对台湾花布的重视和用心。较之于一般原图搬上杯子、包包、抱枕的文创商品,似乎更能做到花布在文创商品设计上的艺术价值。
她自师大美术系所就读时就攻于工笔人物,虽从传统入手却画出属于时代的审美观,在她的笔下女性有多样风情,甚至有裸露的二十一世纪现代造型,反映当今社会女性裸露身躯的图像散见各大媒体,无论是时尚品牌行销、私下的聚餐、甚至外出旅游、居家休憩,裸露展现自信自我的生活样貌。她也将现代女性置身在古代的秘戏图中,以身着内衣自在安好的女子来对比无法恣意展现裸露的古代女子,表达出身为女性,及女性创作者,对所属的时代深感庆幸与感怀。女性主题的表现与国际品牌的结合,也是她在文创上的尝试。
女性创作者对于女性的描画常常更能够反映当代女性的美感。台湾第一位女画家陈进的胶彩画,如实纪录了四、五十年代的台湾富裕人家的妇女,在台湾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艺术价值,聂蕙云也正在做着同样的自我期许,以工笔绘出二十一世纪台湾女性的样貌与特质。为此她的花布文创商品可以品味出艺术性的价值,让文创商品生命层次提升,或许能开创出新的花布图样,丰富文创产业。
中国的工笔画构图工整,结构平稳,线条细致,聂蕙云的工笔画线条则有现代感,构图类似手绘和插画,她说自己喜爱手绘的构图,她把手绘图的构图应用在工笔画的构图里,因此人可以很小,花可以很大,鱼可以在天上飞。或许重彩还是保持传统矿物颜料的特性与质感,但她繁复华丽的构图与线条,已经全然是现代感的表现。她在这方面极力突破,也做得令人耳目一新,画中的繁花显现出深层的时代反省,看到二十一世纪多元价值与自我个性百花齐放的人文特质与社会现象,应该是这次创作展带给观赏者最大的视觉享受。
这次的创作中还有工笔佛像,皈依法鼓山圣严法师后,她把画佛像视为一种责任,同样的她也期望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佛像造型与美感。她以佛像雕塑作写生的对象。重新改变,发展属于自己的构图,虽然这次展出作品作法传统,但线条、造型已经有所属时代的美感、甚或是她个人人格特质。未来或许可以看到她想要做出的21世纪的佛像特色,可以像敦煌石窟壁画有汉朝、中亚、印度三者综合的佛教造型与华丽,留下特殊的艺术历史价值。如唐太宗号称天可汗,当时的佛像则有艳丽色彩让人觉得光彩夺目,反映当时政治经济的兴盛。从佛像的造型衣着上留下反映当时的政经和社会状况的纪录及时代的意义,也是一种历史价值。
聂蕙云的重彩工笔有三十年的养分,也有时代女性的审美观,把深爱的五代十国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和民间立轴、卷轴、唐卡、刺绣的配色,都重新诠释在她的重彩工笔画中,让人赏心悦目,也感受到华丽的色彩下,一股典雅敦厚;尽管世界的主流是油画,聂蕙云的重彩工笔毫不犹豫的站在时代的洪流里,让人期待她继续为工笔画发出创新的能量。
-------------------------------------------------------------------------------------------------------------------------------------------------
萧培丽ETtoday撰述副总编辑,政大EMBA科管所, 华梵大学美术及文创研究所。曾任东森电视采访中心副主任,中天传讯电视财经主播,华夏投资、东森集团大陆事业部、台湾民俗村、卓越杂志等多家公司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