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保守主义的美国 需要一场变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摘自网路)
王勇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中美关系、中美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等;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印第安那州立大学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访问学者。现为北京大学国关学院教授,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外交部党校教授。
近期美国德州一场罕见暴风雪灾害,数百万人停电断水,引发全球关注。王勇在大陆环球网发表题为《极端保守主义的美国需要一场变革》文章表示,这场暴风雪暴露出美国「极端保守主义」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这类价值观不只加深美国政治的两极化,更造成贫富差距与种族对立的社会深层次危机,让美国未来发展面临很大不确定性,而要摆脱困境,美国迫切需要一场变革。
王勇指出,多数美国人引以为豪的保守主义价值观,即信奉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主张市场至上。保守主义价值观推动人们高度怀疑国家与政府的作用,形成对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过度崇拜。保守主义推崇个人奋斗,同时宣扬对政府的不信任,主要是认为政府权力太大将侵害个人权利。
王勇直言,在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推动下,美国向全世界推销「美国模式」;这种意识形态的傲慢与自大导致美国政治精英排斥向其他文明学习,这是导致美国制度弊端越来越大的重要因素。
「极端保守的意识形态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王勇称,这种价值观激化了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斗争,加深了美国的政治两极化;而美国总统川普所谓的「美国优先」,更让处于困境中的中下层民众盲目相信支持保护主义、排外主义的政客能帮助自己改变命运。
他表示,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无法解决美国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包括贫富差距悬殊及严重种族对立。贫富差距悬殊导致阶层僵化,「美国梦」越来越难实现。疫情间发生的种族对立事件,暴露出美国社会存在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尤其是黑人与白人间族群对立越来越严重。
王勇强调,美国社会如今面临一个困境:一方面,主张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的保守主义传统与价值观依然强大;另一方面,要解决严重的贫富差距及疫情等公共危机,又需要强有力国家与政府干预。这两种意识形态很难达成妥协,美国未来发展面临很大不确定性。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理论上讲,加强福利社会的变革或许对美国与世界都是有益,世界将可能变得更加和平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