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前先逛街!心理专家教「摸清对方个性」是哪一型 门口站岗=有刻板印象

▲你的暧昧对象会陪着你一起逛,还是在门口站岗给你压力呢?(图/达志示意图

文/林萃芬

随着国内疫情趋缓,即将展开防疫新生活,政府为刺激经济、振兴经济,7月即将推出「振兴三倍券」,1000变3000,把钱变大来鼓励消费。专业咨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新书《从习惯洞察人心》指出,跟刚认识的朋友不太熟悉时,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对方个性脾气,这个时候,只要约对方去逛街,就能摸清对方的底细购物有时并不只是单纯的消费行为,它还会反应出购买者的心理状态、个性脾气以及金钱观念

【第一类型平等互惠?还是自私自利? 记得有次出国旅行旅途中意外碰到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在一阵兴奋的寒暄之后,大家决定携手同游。很快地,逛街之后就发现朋友另外一面,凡是他不想逛的地方,都会跟我们说:「逛快一点,时间宝贵。」但若碰到他喜欢的地方,则完全忘了时间的存在,常常让大家等他等到快失去耐性

逛街要逛得愉快,就要大家互相配合,有时我陪你看喜欢的东西;有时你陪我看喜欢的东西,这样才平等互惠。可是,自私型的人只爱逛自己感兴趣的店,完全无视他人的喜好需求。和这样的人逛街,最好和他分道扬镳,各逛各的,不然的话,就得被迫当个小跟班。碰到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人着想的人,最好的相处之道,一是保持安全距离,二是必要的时候勇敢说出自己的需求,才能避免关系进入不平等的状况。

【第二类型】有耐心?还是缺乏耐性? 跟容易不耐烦的人一起逛街,过程就仿佛逃难般紧张。他们会快速地冲进一家店,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后,又立刻冲到柜台结帐。等到他们买到想要买的东西之后,陪他们逛街的人就辛苦了。他们会不断地催你:「看好了没?」、「买快一点」;或是反复不停的叨念:「逛来逛去还不都是一样,有什么好逛的。」

不耐烦型的人不会只有在逛街的时候缺乏耐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会处处表现得很不耐烦。所以,如果要和不耐烦的人互动,就要做好「避免被焦虑情绪干扰」的心理防护,不然很快的你也会变得焦躁不安。

【第三类型】男女平等?还是男女有别? 抱持男女有别观念的人,有些会认为「陪女人逛街」是失去男性尊严、非常丢脸的事情,因此,当他们被迫不得不陪另一半逛街时,他们常常会咬着牙、红着脸对伴侣说:「妳自己进去逛,我在门口等妳好了。」

试问,有人在门口站岗,还能轻松自在地慢慢浏览商品吗?这个时候大概会心神不宁地匆匆绕一圈,就马上到门口报到。虽然男女有别型的人尚不至于会性别歧视,不过,他们多半会认为男人有男人该做的事、女人有女人份内的事。譬如说,做家事、带小孩可能就被归为「女人家的事」;而闯事业、赚大钱则被归为「男人家的事」。一旦他们建立了刻板印象,就很难改变他们的观念了。

▲逛街能挖掘一个人的潜在性格,当作是否有下一步发展的参考指标。(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第四类型】一视同仁?还是阶级分明? 有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逛街,当我们发现一辆拍卖花车上所标的价钱低得令人心动,正想上前捡点便宜时,突然有个朋友伸手拦住我们说:「那是中下阶层人穿的,不符合我们的身分地位。」当下有点震惊,我只知道东西有品质好坏之分,不知道还有阶级高低之分。

可想而知,连东西都会分阶级的人,对朋友也不会例外。因此,和这种类型的人交朋友,需要肯定自我的价值,以免心灵不小心受伤。

【第五类型】清楚分明?还是迷糊脱线? 个性迷迷糊糊的人就像的衣服一样,物品总是东掉西落的。刚买的东西,去吃个饭就不见了;店员还没找钱,他就已经走人了;或是回家才发现:新买的衣服上破个大洞;甚至是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停车位

迷糊脱线型的人通常感受力都不敏锐,有人形容他们的感受力「比水管还要大条」。拥有这么粗的感受力自然不会注意小节,对别人的痛苦他们「听不懂」;遭遇挫折时他们亦「没感觉」;有人暗恋他们也「没看见」。虽然迷糊脱线型的人很容易自得其乐,但跟他们相处的人可不一定轻松,因为他们实在太喜欢打迷糊仗了,压力可能都转到别人身上。

【第六类型】大方?还是小气? 想要了解一个人到底个性大方?亦是小气?最快又有效的方法便是,带他去逛街,看他怎么花钱的。下面整理出几出逛街时常见的剧情

第1出、常见的剧情是:男主角出手阔绰,为自己买再贵的东西眼睛也不眨一下,天真的女主角以为男主角亦会对自己如此大方,直到收到印有「赠品字样的礼物时,女主角才恍然大悟,原来男主角是个「只对自己大方」的人。

第2出、常见的剧情是:男主角衣冠楚楚,是个典型的都会偶像情人。正当女主角着迷于他的翩翩风度,无意间却看到男主角为了买一支刮胡刀而和店员吵到脸红脖子粗的画面。女主角这才惊觉,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竟是个杀价不眨眼的人。

第3出、常常上演的剧情是:穿西装打领带的男主角挽着小鸟依人的女主角一起漫步百货公司,正羡慕他们感情恩爱时,下一个镜头却照到男主角用凶恶的眼神暗示女主角只能买打折品。

陪一个人逛街,最能摸清其花钱的习惯,是属于量入为出的理智型?亦是入不敷出的月光型?还是挥金如土的浪费型?或是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型?对金钱的观念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潇洒型?或是「够用就好」的满足型?不仅能够深入认识一个人的本性,更能间接探索自己偏爱跟哪一种类型的人相处。

本文摘自:从习惯洞察人心:学会识人术,解决人际关系的所有烦恼/林萃芬/时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