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相人间】爱不分性别 陈子良的同婚故事之一

图文/镜周刊

今年夏天,台湾、德国相继通过同性婚姻法案,历来对于多元成家的质疑与批判,再度浮上台面。早在1997年,陈子良跟同性伴侣美国成婚,他甚至借腹代孕,2012年正式登记结婚,如今儿子已是14岁的青春期少年。

碍于传统价值观羁绊,陈子良一度自我否定。成长过程中,他经历家暴和歧视,最后在美国邂逅了配偶,走出阴影。夫夫俩日常必经的柴米油盐冲突烦扰跟异性恋殊途同归。陈子良以他的故事证明了人的普世价值,无关乎性别,而在于爱。

4月底,我们来到美国宾州新城(New Town)。美式餐厅的乡村民谣震天价响,陈子良用英文问14岁的儿子陈恺乐(Kalani Chen-hayes):「你是乐观还悲观的人?」儿子用中文答:「悲观。」父亲问:「为什么?」太哲学了,儿子干脆说英文:「与其把事情想太美好,到最后无法实现,不如先抱持悲观,万一事情走向崩坏,也不会太失望。」陈恺乐把头靠在父亲肩上,语到激昂又扳直身子。

陈子良说:「恺乐跳级过一年,很会旁征博引,但不喜欢别人说他爱辩解。」陈子良又说最近请了家教,儿子脸色一垮,他连忙致歉。事后方知,青春期小孩自尊心强,怕外人误解自己程度差。

1994年,陈子良在芝加哥邂逅美国白人思铎(Stuart Chen-hayes),隔年,2人相偕回台拜见父母,行前,陈子良向家人出柜。1997年,美国尚无任何一州通过同婚法案,2人举办仪式性婚礼。2003年,陈子良向思铎的妹妹艾莉森(Alison Hayes)借腹代孕,产下台美混血的儿子陈恺乐。

思铎还没下班,陈子良带儿子和我们外出用餐。陈恺乐外表中性,蓄半长发肤白身长。我主动攀谈,他回以浅短中文夹杂英文,近来他在学校看了当红日本动画《你的名字》,很向往日本文化,也提到同侪间流行的人体彩绘图腾

53岁的陈子良,在长照中心担任物理治疗师,54岁的思铎,是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学院(Lehman College)教授,专攻辅导咨商,2人皆拥有博士学位。当初搬来,是为了让陈恺乐就读风气开明的私立中学,该校50几岁的校长,本身是出柜同志,在此丝毫没有性向霸凌的疑虑,「中西部仍有些保守基督教义派,对同志不友善,我们不想在那种环境被人歧视,才住在美东。」

小五那年,陈子良第一次暗恋男生,却怕同性恋是疾病,不断自我否定,「小学我被笑娘娘腔,上中学没人敢笑,因为每次考试我都榜首,被师长捧在掌心。读台大复健系时,我住真理堂宿舍,信仰和性向相互冲突,好几个深夜,我难过地躲在祷告室痛哭流涕,问耶稣为何我戒不掉同性情欲?」

大二开始,他跟女孩子交往3年,入伍后,跟同袍擦枪走火,有了觉醒。他在报上看见全台第一位公开出柜男同志祈家威报导,主动拨电话求援,「他带我逛新公园,我被启蒙了,我第一个出柜的对象就是我的女友。」24岁的新科同性恋,雀跃之际不免狐疑:「为什么非要区分哥哥或弟弟?一号或零号?我还发觉圈内人生观好黑暗,那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出国读研究所。」

1990年,他漂泊纽约,2年后取得绿卡结识一名美国白人,交往才发现对方脾气暴躁、动辄情绪勒索、积欠一堆卡债要他还,「有天受不了,我摊牌,他晚上喝醉回来,把我掐到快断气隔天我马上搬走。」94年冬,陈子良透过报纸交友,邂逅了思铎,「一见面,他问我将来想不想要小孩?他很想要,可我心想,同志自顾不暇,哪可能想太远!」

更多镜周刊报导【镜相人间】同婚生育拓荒者 陈子良的同婚故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