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照顾/不只是陪伴做饭打扫 人人有个性 得提早准备

▲《照顾秘书向前冲》书中主角左起为吴玳榕刘秀梅林俊良。(图/记者李蕙璇摄)

记者李蕙璇/台北报导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打造人性化的长照服务,将居家照顾服务员命名为照顾秘书,花了二年时间集结24篇充满人情互动的故事出版《照顾秘书向前冲》,透过第一线服务所看到案家心声及需求,让大家体会照顾服务不只是陪伴与做饭、打扫,而是每个人都有他的个性人人都得提早准备及认识。

弘道今天与合作康健出版、台湾人寿共同举办新书发表会,并邀请书中三位照顾秘书现身说法,提醒大家因应长辈每天不一样的生心理状况,有时察觉一个念头,发动一个小小的转变,就可能丰富长辈的生活,甚至延缓他们老化,进而复原身体机能。

高年级照顾秘书/70岁 刘秀梅

参与这次书籍出版的照顾秘书中,刘秀梅从照顾自己的母亲到加入居家照服职场,已经有10多年的经验

她说,可能自己的高年级年龄,比较接近被照顾的长辈,容易让他们接受提供的建议

而且她常给家属的建议就是「残忍是进步,仁慈会退步」,请家属授权她不断地连哄带骗地督促长辈复健,刺激他们生存本能。

刘秀梅还提到有些人对照顾秘书的刻板印象,像是有案家会称他们是来家里煮饭、做工的,刘秀梅就会很清楚说「阿嬷,我是政府派来帮助妳解决饮食及生活问题」,争取民众的尊重。

她还说到一个爷爷的故事,本来在机构卧病在床,吃了安眠药后容易入睡,人显得昏昏沉沉的。

在与家属沟通及同意的前提下,她的任务就是要去吵醒爷爷,燃起他生命斗志

刘秀梅就用爷爷孰悉的日文与他聊天,推着轮椅带他去散步晒太阳,日复一日,如今这位爷爷可以走进超商购物,并离开机构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

刘秀梅也期许自己能像丹麦那位91岁的阿嬷级照顾秘书,做到不能动为止。

不老马拉松/45岁 林俊良

林俊良说他原在制造业工作像个机器人,冷冰冰没有温度,越感到不快乐,便在6年前从事照顾工作,考上体适能及照顾员指导员二张证照

他开始全心投入这个领域之后,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同事件活动编织出许多生命故事,也让他为长辈创造出更多的幸福感及温度的服务生活。

他说有个秋吉阿公,拥有一颗热爱马拉松跑步的灵魂,却因为二度中风锁在筋骨里,最后被孩子送进机构,结束他和阿公的居家服务。

可是他与阿公有了感情,多次探望他发现意志消沉,甚至有了自杀念头,当下他就起了念头,和阿公说要带他去参加马拉松,还说要跑到上台领奖

阿公听了眼睛突然亮起来,流泪了。

他知道阿公愿意做在轮椅上和他一起重回跑马场地,便和29个弘道同事化身志工,邀请5位失能长辈共同组成「不老马拉松」圆梦团。

只是阿公后来记忆逐渐消退,有了失智症。

跑5公里的那天,阿公不记得他了。他忍着难过吞下泪水,带着阿公一起完成这个赛程,没想到阿公竟然喊着他的名字,二人在终点线上拥抱着流出喜悦的泪珠。

林俊良说,他们本来只有跑第六名,而大会是颁奖到第五名,成了落奖头,没想到跑友听到他们的故事之后,礼让名次,让阿公上台领奖,完成这个梦想。

而这个活动刺激出阿公生命斗志,愿意继续复健,不轻易服输

妹子的信/26岁 吴玳榕

吴玳榕从台北医学大学高龄健康管理学系毕业后,进入弘道担任照顾秘书。

2015年6月八仙尘爆,那场火是从地板往上窜烧,也造成多数烧烫伤患者受伤部位在脚部。

那时她一脚踏进这个领域,经过紧迫的学习与实习,在老师也是伤友的引导之下,协助烧烫烧患者复健,并从事居家照顾服务。

她说,居家被照顾的长辈通常心理接受程度较深,会愿意等待复健疗育过程

而八仙尘爆中的烧烫烧患者因为较年轻,急于回家,情绪比较容易爆发,常会对照顾员吼「好痛,我不要」等强烈话语,每每听到心里总是难过地揪在一起,但也得在他们面前佯装没事,继续协助他们学习每个生活照理动作

吴玳榕提到一个妹子的故事,看着她常常痛得发抖,却一滴眼泪也不流,只是大声哼着唱歌,让人看见她的勇气与坚强,却也让人感到不舍。

记得有次整理伤口换药时,造成更大面积的脱皮,妹子终于忍不住痛得大哭,也让吴玳榕很自责。妹子却反过来安慰她。

她就和妹子许个约定,鼓励她学会自己洗澡及护理动作,尽管过程中如此辛苦难熬,妹子也随着复原状况好转,回到家中。

吴玳榕说,那时由于伤友们的服务项目及身分,都不符合现行居家服务可以做的范畴,于是弘道与阳光基金会合作以AIO照顾服务的自费方式,帮助伤友出院后的沐浴清洁及伤口照顾工作。

现在她转任到弘道担任居家服务督导员,协助长照申请者订定照顾计划,为长辈与失能者找出适合的照顾服务细节,就好像是微创业老板,与照顾秘书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讨论接案的过程、与家属沟通等。

她说,很多人以为这个工作只是帮助长辈洗澡,其实有许多地方是可以让我们年轻人发挥创意,更可以成为创业的目标,像她透过第一线实务的照顾服务学习之后转任为督导员,是一种职涯历练,或许日后也可以经营长照机构,成为专业人士。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董事长王乃弘。(图/记者李蕙璇摄)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董事长王乃弘说,居家长期照顾工作不能光靠外籍看护,还要了解被照顾者的心情,尤其是他们的孤独感、无助感及无聊感,透过照顾秘书的观察及协助子女陪伴及增进彼此互动,一声声的鼓励话语都是可以让无法起身的阿公阿嬷,站起来行走。

而这些是外籍看护不易做到的细节。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执行长李若绮也提到,弘道长期推动的All in one照顾服务系统,依照每个家庭的需求而提供「短时间多次数」的多样化、多次性服务模式,改变过去一天一次服务模式。

并且走进机构,提升服务专业度之外,还改变他们的薪资结构方式,从时薪改为月薪,希望让他们从居家照顾助理开始学习,逐渐提升到可以接案的照顾秘书,累积经验后再晋升到指导员,提供职涯发展。

如今他们服务时身着围裙及携带工具包,有个人名片,都是弘道希望透过改善劳动条件、专业形象及多元发展,建立照顾秘书的自我价值,并希望能吸引年轻人走进来,参与居家照顾服务行列。

▼台湾人寿总经理庄中庆右起)、康健杂志总编辑张晓卉新北市卫生局长林奇宏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会董事长王乃弘。(图/记者李蕙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