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刀不需盯荧幕 台大目视导系统帮医师在身体找「亮点」

▲开刀不需盯荧幕台大目视系统医师身体找「亮点」。(图/记者严云岑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过去医师要侦测血管灌流淋巴流向追踪,包含观察肿瘤分布情况、判断乳癌淋巴结可能转移位置及确认器官血管灌注等,都需要将显影剂打入体内,再从荧幕整握萤光剂的位置。台大医院台大资工所及万芳医院等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出「靛青绿手术区域即时目视导系统」(iFOVAS),未来可用雷射投影方式,在患者血管组织上定位,让主刀医师下刀更精准

台大医院外科教授陈益祥说,靛青绿(ICG)是注射于人体医用萤光染剂,此药物在吸收近红光760~780mm波段后,会放出800~850mm的红外光萤光,必须靠特殊红外线摄影机方能捕捉,虽然ICG敏感度高,目前已广泛使用在外科手术上,但医师操作时,必须透过荧幕才能知道位置,无法达到「眼手同步」,而「靛青绿手术区域即时目视导系统」,则是以雷射光作为光源,直接将在患者身体外部找出「亮点」,方便手术进行。

陈益祥说,在外科医师的训练过程中,各式手术的一针一线都要靠医师的眼睛完成,外科医师更是相信他们的眼睛,因此,iFOVAS系统可提供外科医师更直觉的操作体验,可以提高手术的即时性、安全性准确性,另外,由于没有放射线问题,对患者与医师的副作用也较少。

iFOVAS是由台大医院、国家实验研究仪器科技研究中心、台大资工所及万芳医院共同组成的萤光显影研发团队,在柯基不萌芽计划的补助下发展原型机,目前这套系统已于台大医院施作心脏病患者、乳癌患者各1例,但由于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仍在试验阶段,最快3~5年后才会上市

▼台大医院已将iFOVAS系统用在1例乳癌患者上。(图/记者严云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