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书摘》搭火车优游客家山城 内湾线产业的时代变化

内湾吊桥横跨油罗溪,是过去来往南坪古道的交通要道。(图/林格立)

台湾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有「樟脑王国」的美誉,当时全球超过七成的樟脑由台湾出口作为无烟火药的原料与电影底片的赛璐珞。在天然樟脑被其他材料取代后,尽管产业盛况不再,但沿着岛内支线铁路,仍可一窥昔日开采与制作的地点。

位于新竹的内湾线,是樟脑盛世过后兴建的铁路,前身是日治时期的轻便铁道,有些车站位置是当时焗制樟脑的所在处,而居住在内湾线附近的客家人正是当初樟脑产业发展的主要劳力。搭乘内湾线,不仅可以欣赏客家族群的生活样貌,还能走入周围山林,了解随时代变迁的产业。

日治时期,内湾线从新竹到竹东的建设工程,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暂停了施工。国民政府来台后,为了获得山林中的煤矿、水泥与木材等原料,除了完成竹东支线,也将铁路延伸到内湾,在1951年全线完工,带动沿线城镇发展。不过1980年代后,因环保意识提升,高耗能的煤矿与水泥产业逐渐停止,近年内湾线转为观光取向,除了可以来品尝客家美食,还可以踏访附近古道,遥想先民开拓、努力工作的时代。

秋天沿着横山街一段可欣赏大山背山群与金黄色稻田相映的美景。(图/林格立)

客家伯公守护先民

内湾线从竹东站进入横山站后,车厢窗外景色从市区转为烟雾缭绕的山脉,也象征旅客进入台湾1980年代前的产业重镇。

「内湾线载运货物的变化,像是台湾产业史的浓缩。」青年创生基地横山喜事专案经理陈致中说明,内湾线完工前的主要产业依序是樟脑与茶叶,接着是伐木、煤矿与水泥,现在则发展观光。「许多旅客会到内湾站的老街游玩,但在横山站可以观察到客家居民生活的样貌。」陈致中表示内湾线行驶过整个横山乡,内湾村是旅客聚集地,而横山村是提供生活机能的地方。

在横山站下车,转入站前街,往前会抵达村内的「八卦巷」,客家先民开拓时,需要与附近的原住民争地,因此建设时将房屋排列为八卦状,当外族进入时便会迷失方向,无法逃出。「八卦巷里的门牌号码单号与双号都在同一边,新来的邮差都需要资深邮差带过几次,不然会找不到住户。」陈致中笑着说。

从八卦巷望向远处,可以看见一座高山,「先民从竹东往这一地区看,大山背山群呈现南北走向,横跨了这个地区,因此取名『横山』。」陈致中指着不远处的高山,表示客家先民会在山腰处设隘寮,当他们发现原住民要下山攻击时,会在隘寮引燃狼烟示警,提醒居民提前防备。现在横山国小旁树龄300年的百年樟树,正是接收族人讯息的最佳眺望点,「过去小孩子会爬上这棵树看山上是否发出警讯。」这棵樟树与客家的土地守护神「伯公庙」相连接,因此又称为「伯公树」。

在横山村,可见到多样的伯公庙,在田边有简单地用三块石头砌成的「田头伯公」庙,在埤塘旁有宝瓶形状门面的「放牛伯公」庙,当地人早期放牛疲累时,会将牛系在埤塘边,请伯公代为看守,因此得名,如果牛只不见,只要向放牛伯公祈求,也能在短时间找回,因此现在居民依然会走入隐密的林地,向放牛伯公祈愿。

伯公除了守护土地,也是客家人在1950~1980年代开采煤矿的信仰对象,「客家先民认为山林是由伯公看守,所以进去开采煤矿要尊重祂。」客家传播基金会董事长陈板,回想当初为了国家文艺季「内湾线的故事」进行田野调查时,对客家人冒险的精神印象深刻:「矿坑前面会挂每个人的名牌,进去的时候要带进去,出来的时候要把名牌挂回墙上,这样才算活着离开。」

位在横山村的放牛伯公庙,其宝瓶形状的门面,象征平安。(图/林格立)

横山的自然资源与产业

在横山站附近,有多条古道值得游赏,从中可以了解先民运送产物与原料的历程。骑龙古道与南坪古道是客家先民运送樟脑的路段,「他们砍伐樟树后,会将树木削成薄片,在脑寮熬煮成粗制樟脑,再走山路到集中处。」当地文史工作者缪美琴说明。

行走骑龙古道时,会经过乐善堂,可俯瞰横山景色。在庙宇旁边还留着日治时期被炸毁的屋顶,「原本这座庙在清朝时名为石峡庙,1896年日军接收台湾后被炸毁,抗日客家先民钟石妹为了保护族民选择归顺并担任保正,继续努力为民服务,去世后牌位供俸于乐善堂内。」

在骑龙古道途中,还可以看见三座糯米桥,是先民用糯米、红糖与石灰等材料砌成。横山一带的土质富有黏性,1950年代开始,亚洲水泥与台湾水泥公司分别在九赞头与合兴车站设厂开挖。产业没落后,今日在横山村仍可见窑烧工厂出产陶制品。在「大山背」地区,有一座国小改建的餐饮空间「大山北月」,里面就有一位驻馆陶艺家,他的儿子也在山下的梨园小屋(现为社区青年空间「步居草」)成立工作室,教导当地老人家与旅客陶土创作。

茶亭古道在台三线公路开通前,是挑夫挑着扁担运茶的要道,「挑夫凌晨二点半就要出发,在关西吃早餐后,经过龙潭,早上11点前要上船,下午二点前一定要送到大稻埕。」这是缪美琴访问老挑夫听见的故事,她也表示现在走古道时,仍可看见几棵茶树,从此可遥想台湾茶业自1860年代开港通商后的盛世,从《淡水海关报告》显示台湾茶叶出口从1866年至1892年成长了100倍,出口至美国、英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大山北月」运用各式在地食材制作料理,近期还推出「柑橘风味轮」,让大家认识大山背的多种柑橘。(图/林格立)

昔日繁华的内湾

搭乘内湾线到合兴站时,火车开始爬坡,「这一段坡度有千分之25,以前蒸汽火车动力不够,所以火车会倒退到平地卸货,然后换到另外一个轨道后,继续向上行驶,这是台湾少见的『折返式车站』。」陈板表示,现在内湾线的火车动力足够,可以直接驶上陡坡,但仍保留两段式铁轨与蒸汽火车车厢在合兴站月台,让旅客欣赏。

因为林业与矿业,内湾村当时吸引了超过五千名劳工移入居住,为了供应居民生活所需,戏院、诊所、酒家、理发厅等营业场所陆续开张,「当时林业大户、最大的樟脑炼油厂『楠本制油厂』老板就是戏院兴建者,主人杨盛泉生日的时候还在那里举办宴席。」再造美丽新内湾工作室负责人黄仕钧指着收藏的老照片说。

走在内湾老街上,虽然观光已取代昔日的小镇风貌,但透过街上的老建筑,仍可一窥当时的历史。内湾林业展示馆是昔日的「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新竹支局内湾监督所」,作为存放樟脑油及脑沙的仓库。现在馆外还保存过去运送木材的工具,「过去低海拔的树木像樟树,会用木制的载运工具──『木马』运送。使用木马时若发生意外,非亡则伤,因此当时有俗语:『唐山有老虎,台湾有木马。』」木业展示馆导览员说明。

客家美食里的奋斗精神

走在内湾老街上,可以看见许多店家贩卖腌渍物与粄类食物,这些客家传统美食反映了先民在艰困环境中的饮食选择。「农民在农耕下午容易饿,而米制成的『水粄』富含水分,他们吃了比较有饱足感。另外,与闽南人的碗粿不同的是,客家水粄的料是撒在上面的,不像碗粿的料混和在米浆中。」九赞头返乡青年陈宜偲向阿婆学习做粄时发现每个客家地区的粄食特色都不同,她从一位自新埔嫁到九赞头的阿婆那得知,原来客家人也会作花生粄。

客家米食除了水粄,还有在喜事时会做的「红粄」、清明节祭祀的「艾草粄」,还有无论婚丧喜庆、庙会拜神时都会奉上的「齐粑」等等。

客家渍物则是为了延长食物保存期限的做法,煮汤常用的「福菜」前身是芥菜,经过加盐搓揉出水,放进瓮中一段时间形成酸菜,拿出来晒至半干,再放进玻璃瓶压紧放置后,则会变成福菜。随着腌渍时间加长,同一种蔬菜可做成不同渍物,芥菜就可做成雪里红、福菜、梅干菜。「原本芥菜中的涩味,经过腌渍后变成一种独特的香气。」横山返乡青年陈慕真回忆,小时候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大缸与石头,长辈会站上去用脚踩,让蔬菜间的空气完全被挤出,接着用大石头压在菜上。

「虽然每个家庭都会作腌菜,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同,所以大家都会彼此送自己做的腌菜。」陈慕真认为客家菜代表的是一种情感与回忆,过去她记得家族团圆的时候,长辈总是会夹给她一块沾着桔酱、油脂丰厚的白斩鸡,已经吃腻这个味道的她,出社会后才知道这是客家独特的味道。

返乡青年陈宜偲向客家阿婆学习做粄,并开设店面「晌午粄食」,传承传统滋味。(图/林格立)

客家先民奋斗打拼,为了摄取足够营养,菜色讲求重油重咸,才开胃下饭。梅干扣肉、姜丝炒大肠、咸菜汤、高丽菜干排骨汤等等,重口味的荤食是客家长者认证的家乡味,但陈慕真相信蔬食料理也能呈现客家特色,因此她现在研发加上各种渍物的蔬食便当,也用客家渍物融合不同料理,例如福菜起司年糕,就获得长辈的青睐,她希望透过美食,让大家了解客家文化与背后温暖的人情味,而这也是搭乘内湾线能感受到的独特体验。

本文作者:谢宜婷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2.1》)

《台湾光华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