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书摘》台湾人煮饭的方法

一九五五年,东京芝浦电气(今东芝)推出机械控制式的电锅。

一九五○年代,日本发明了家庭用的「电气炊饭器」,即在台湾所称的「电锅」,改变了人类以火炊煮米饭的历史。

一九五五年,东京芝浦电气(今东芝)推出机械控制式的电锅,内锅装米、外锅加水,电锅持续加热,直到外锅的水蒸发后才停止,此时内锅的米也煮成饭了。这种电锅大受欢迎,很快打入日本家庭。

一九六○年,台湾大同公司与日本东芝技术合作,在台湾推出「大同电锅」,赢得广大口碑。后来,在日本推出新式不必加水的「电子锅」之后,「大同电锅」依然长销至今。

台湾在电锅普及之前,家家户户都要「燃火煮饭」(台语音hiânn-hué tsú-pn̄g)。在没有瓦斯之前,燃料是木柴或煤炭。在十九世纪中叶欧洲「火柴」(英语match,台语番仔火)还未普及以前,生火的工具是「火石」和「火刀」。

以火刀敲击火石,就会产生火花,可以点火,作为点烛、炊煮等之用,早年不只家中必备,出外也随身携带,盛行于东亚、东南亚。

在炊煮前,以火刀敲击火石,产生火花在木柴屑(台语称柴幼仔)或细碎干叶上起火,这样燃料就有了火种。

清光绪年间的《安平县杂记》记载台南有「琢火石司阜」,「火石均由暹逻国运来,用铁斧琢片,以便用火刀击之而取火。」由此可见,清代从泰国进口大块火口,由师傅用斧头剁(tok成小块出售。)

早年每个家庭都有以砖块、石块砌成「灶」,这是用来生火烹饪的设备,以火石取火种,点燃灶内的木柴或煤炭后,再用嘴吹「火管」助燃,把灶上「大鼎」(大锅)里的生米煮成熟饭。因此,台语称厨房为「灶脚」(tsàu-kha)。

「灶」成为计算家庭的单位,「一口灶」指一户人家,「三口灶」指三户人家。台语说「仝一口灶」(仝音kāng,相同之意),即用来形容大家同是一家人。

古早厨房有些是双口灶,有两个大锅,可以一锅煮饭,另一锅炒菜,两锅交互运用,最后还可以用剩余的柴火烧热水洗澡。

早年在大灶煮大锅饭,首先是洗米,台语称洗米水为「潘」(phun),呈乳白色,可用来清洁或饲养家畜。

大锅里放入洗好的米,然后加水,煮一段时间要以勺子搅拌,并把多余的米汤舀起,等水被米吸收后,就不再搅拌,盖锅让米焖熟。这种煮法会在锅底产生「饭疕」(pn̄g-phí),华语称之「锅巴」,指煮米饭时黏在锅底一层微焦的饭,成为带有焦香味的零食。

舀起的米汤,台语称之「泔」(ám),可以食用,也可以「浆泔」,就是浆洗,衣服洗净后浸入米汤,晒干后会硬挺。

台湾好米新形象

台湾虽然盛产稻米,米饭是主要粮食,但并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饭,白米饭是穷苦人家的奢侈品。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台湾因被日本卷入战争而开始缺粮。战后,国民党政府接收台湾,随后因国共内战把台湾稻米大量运往中国大陆,造成台湾严重缺粮。

早年台湾人在缺米时,煮饭会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签」(把番薯刨成条状),称之「番薯签饭」,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饭)。今天,则成为怀旧的古早味。

台湾以米食为主的传统,虽然历经日本时代引进西方文明、带来西式面食,但并未受到影响。战后,随国民党政府迁来台湾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面食人口,加上当时国际米价比面粉贵,政府为了外销米赚外汇而推行「面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费减少,台湾逐渐变成「米面共食」。

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台湾因稻作的成本愈来愈高,在国际上逐渐失去大口出口稻米的竞争力。台湾稻米在内需和外销都衰退后,产量也就减少,政府甚至要鼓励民众多吃台湾米及米制品。

自一九八○年代以来,台湾稻作另辟蹊径,改走培育优良稻种、提升稻米品质、发展有机栽培的路线,同时加强食农食米教育,复兴优良传统米食,创新美味健康米食,推广米食文创产品,赋予台湾好米的崭新形象。

(本文摘自《吃的台湾史》/猫头鹰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台湾美食享誉国际,夜市小吃、珍珠奶茶「享誉国际」。但是我们为何这么吃,而且还吃成了美食王国,其背后有着值得细细探索的美味历史。我们经常把现代的饮食习惯推至日治甚至战后才产生。其实,台湾与东南亚诸岛早已形成南岛语族文化圈,有些物产和饮食习惯,可以远推至十六世纪以前,比如利用石沪陷补捉养殖虱目鱼有长久的历史。荷兰时代,还引入许多欧美南亚的食物,甚至发展出最早的农业经济。荷兰人引入华工与耕牛,产制糖、米并外销日本等地。且当时台湾也开始有雇用华人制作面包的记载。

吃是民生大计,影响国家经济,在社会文化层面中潜移默化。本书将以台湾人最喜欢的美食为题,详细介绍这些食物和吃法如何引进和转变,透过详细考察与追溯,解答了你我今天为何会这样吃,而且觉得哪种吃法好吃的历史根源。

【作者简介】

>曹铭宗

台湾基隆人。东海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北德州大学新闻硕士。曾任联合报乡情版、文化版记者、主编、中兴大学驻校作家、东海大学中文系兼任讲师。现任台湾文史作家、讲师、专栏作家,兼任英语、华语导游。

长期关注台湾多元族群,并以历史宏观角度观察台湾多元文化,曾以〈回来做番:当代平埔的族群认同与文化复兴〉、〈槟榔西施的文化观察〉、〈数位@文化.tw〉等系列报导,获得三次吴舜文新闻奖文化专题报导奖。

出版三十多种台湾历史、文化、语言、饮食、人物等著作,包括《远见与承担:中研院数位人文发展史》(中研院数位文化中心),《台湾史新闻》、《大湾大员福尔摩沙》、《蚵仔煎的身世》、(猫头鹰),《自学典范:台湾史研究先驱曹永和》、《台湾广告发烧语》(联经),《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湾的饮食街道:基隆庙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鸡笼中元祭》、《基隆庙口》、《迎妈祖》(联经)等绘本。

尊崇曹永和「台湾岛史观」,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价值,继续在台湾书写台湾。

相关著作:《台湾史新闻》《台湾史新闻(最新增订版)》《大湾大员福尔摩沙:从葡萄牙航海日志、荷西地图、清日文献寻找台湾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湾食物名小考》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政治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研究专长为十六至十八世纪台湾史、东亚史,史学理论、历史民俗学。曾主持「新港文书研究」,以及「荷兰时代决议录」译注等计划。精熟荷兰语与荷兰文献,其编着的《大台北古地图考释》,解读十七世纪中叶北台湾的荷兰古地图,是研究早期台湾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译注及著作有《荷兰时代:台湾史研究的连续性问题》(稻乡出版)、《荷兰台湾长官致巴达维亚总督书信集(1)》(南天书局)、《大台北古地图考释》(台北县立文化中心)等书。

《吃的台湾史》/ 猫头鹰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