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修复壁画 国内首例处理庙宇盐害成功
位在高雄市鼓山区哈玛星的代天宫兴建至今已经超过一甲子,庙里有一幅名为「云山丽水」的壁画,是国内已故知名彩绘大师潘丽水的作品,受潮加上盐害,以及长期烟熏,已经出现劣化现象;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利用科学方法,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修复,终于让这幅壁画风华再现,这也是台湾第一个成功处理庙宇壁画盐害的案例,潘丽水的儿子、本身也是彩绘师父的潘岳雄看到父亲生前的壁画恢复到原来的样貌,内心非常激动。
潘丽水是国内知名的传统彩绘大师,生前曾经获得薪传奖,国内很多庙宇的门神和壁画都是他的作品,高雄鼓山哈玛星代天宫一幅名为「云山丽水」的画作是潘丽水在1962年所绘制,这幅画长470公分、宽350公分,由于哈玛星靠近海边,不仅壁画下方受潮,也遭受盐害,加上长期烟熏,已经产生劣化现象,文化部资产局专业团队从98年开始调查与研究,去年(101年)一月开始修复,文化部研究助理邵庆旺表示,为了让壁画恢复原来的样貌,先用透地雷达确认壁体结构,再用红外线热像仪等科技分析,来判断不同的自然与人为劣化原因再加以修复「吸附的材料,它能让盐让到安全的指数,让墙壁变成健康的状况,然后我们再填补颜色。」
潘丽水的儿子、本身也是传统彩绘师父的潘岳雄,看到父亲生前的壁画恢复原貌,很感动「他们现在有这个科技,假如让我们修复我们也不会啦,坦白说,我们是会画的人,这样很满意了。」
文化部表示,4月18号418是国际文化资产日,这一天为哈玛星代天宫潘丽水大师壁画举行修复落成典礼,格外有意义。(摄影:温兰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