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使用即起放宽!遭流浪猫狗咬伤可自费打

人用狂犬病疫苗。(图/疾管署提供)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国内野生哺乳类动物狂犬病疫情持续,且有往北移动趋势,加上国内人用狂犬病疫苗进口数量稳定,疾病管制署宣布即起放宽疫苗适用对象,包含野生哺乳动物抓咬伤者,不限地点皆提供健保给付的暴露后疫苗接种;至于被流浪猫狗咬伤者,也可以要求自费接种。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表示,去年7月份由于国际狂犬病疫苗货源严重短缺,疾病管制署一度限缩疫苗使用对象,包含暴露地点以发生疫情风险9县市为限、流浪犬猫咬伤者比照家犬猫咬伤,暂不给予疫苗、前往狂犬病高风险国家旅游等暴露前预防接种暂不提供接种等。

现在国内人用狂犬病疫苗进口数量渐趋稳定,厂商现有库存量可充足供应国内健保给付及自费接种使用需求至2021年元月,且能维持供应后续需用的疫苗量,疾病管制署依照传染病防治咨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会议决议调整该项疫苗的适用对象。

林咏青表示,在暴露后预防接种的部分,健保给付适用对象调整为遭「鼬獾、白鼻心蝙蝠台东市钱鼠等野生哺乳类动物」抓咬伤,除钱鼠限于台东市,其他野生哺乳类动物不限地点皆提供健保给付的暴露后疫苗接种。

至于遭其他野生动物或流浪犬猫抓咬伤,因感染风险极低,不建议接种疫苗,仍暂不提供给付。不过,民众若要求接种,可自费使用。在暴露前预防接种部分则开放前往狂犬病高风险国家民众可自费接种。

▲狂犬病疫苗适用对象放宽 。(图/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表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脊髓炎致死率近100%,潜伏期约1至3个月,初期症状有发热、喉咙痛发冷、厌食、呕吐、呼吸困难、咳嗽、头痛或咬伤部位异样感,数天后出现兴奋及恐惧现象,然后麻痹、吞咽困难,咽喉部痉挛,并引起恐水现象(又称恐水症),随后会发生精神错乱及抽搐等情况,如不采取医疗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疾管署再次提醒,每年须带家中犬、猫宠物等施打狂犬病疫苗,从事户外活动时勿接触、逗弄及捕捉野生动物(包括蝙蝠),才能避免暴露于狂犬病的感染风险,如不慎遭野生动物抓咬伤,请以肥皂大量水清洗伤口15分钟,再以优碘或70%酒精消毒后,尽速前往「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服务医院卫生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