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钧入主长庚「不乔事情」 他说立委不该成利益共同体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长庚医院日前进行董事会补选,由亲民党李鸿钧出任新董事。虽然李鸿钧提出「不会乔事情」等4大保证,也表示自己盖过医院,熟悉工程专业,因此有资格担任董事。但医劳盟与医改会却直言,立委应该在立院好好监督,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医院利益共同体,财团法人董事应该由完全独立的第三方公正董事出任,而非内部延伸。
ETtoday《云端最前线》今(8)日邀请医改会副执行长朱显光、医劳盟发言人姜冠宇、资深媒体人郑师诚,以及时事评论员王时齐,以「护航还是监督?白色巨塔引入政治力 长庚挨轰找李鸿钧当门神立委!」为题讨论持续延烧的长庚董事会风波。
主持人杨文嘉先询问来宾怎么看待前董事、医疗革新小组召集人张昭雄的辞职一事?医改会副执行长朱显光表示,台塑当初捐赠长庚成为财团法人,是为了享有免税优惠,但一旦捐出来,就成了社会资产。
过去长庚也多有作为,包括成为全台第一个取消住院保障金的医院、到偏乡发展医疗等,但近10年来却发生「医管凌驾医疗」现象,「让医师变成穿著白袍的sales」,渐渐背离当初设立的初衷。
医劳盟发言人姜冠宇表示,近日的子宫镜事件反映了过度医疗,心导管、子宫镜等耗材,反而成了医疗赚钱的工具,且医院盈利不一定回馈给基层。但因行政凌驾医疗,加上长庚当权掌握在部分人手中,「就算张昭雄跟管理阶层反应,他们也只当它是薪水比较多的医师,根本无力回天」。
▲亲民党立委李鸿钧。(图/记者季相儒摄)
杨文嘉说,他上午访问李鸿钧,对方除了提出「不会乔事情」、「要让医疗专业完全独立」、「恢复创办人回馈社会的精神跟承诺」与「医疗体系除了医、护、药等专业,还有工程」等4大专业,更替台塑说话,表示要台塑退出长庚医疗体系,其实不合逻辑,「因为医院经营得要自给自足,或是关系企业给予长期的资源回馈,不能完全不赚钱。」
至于政治势力介入一事,李鸿钧则说,他被推荐当长庚董事其实跟亲民党秘书长张昭雄没有关系,不是因为张昭雄推荐的,实际上,是西园医院院长林泽安推荐他,他们俩是因为医病关系认识,因为先前找他治疗带状疱疹,这次任长庚董事也是因为林泽安推荐。
▲医改会副执行长朱显光。(图/ETtoday资料照)
对于李鸿钧提出的4大保证,朱显光表示,长庚不是私人公司,政府或府党高层,把它定调为私人企业,就是错误的观念,卫福部应该要好好监督《医疗法》修法,而不是把立委摆进医院里。他还提到,台湾财团法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做到利益回避,「台塑我相信懂工程的人也很多,不会因为他盖过医院,就成了入主董事会的理由」。
姜冠宇则提到,社会上对立委的期待,应该是在立委好好监督时政,而非把手伸进医院,成为股利共同体。医院董事应有部分是由第三方公正人士出任,有公会应由基层员工票选,或者推荐社会上有道德威望的人士,才能回归社会期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