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这样学?小学生运用“大数据”看苏轼让网民惊叹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赵琬微 孙琪)日前,一则《当学生遇见苏轼》的微信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许多网民小学生的“苏轼大数据研究报告”惊叹不已。

那么,这些孩子们是如何做到用大数据来分析苏轼的?其中老师家长的“贡献”又有多大?11日下午,记者来到清华附小,了解“苏轼研究”的前因后果。

让人“叹为观止”的小学生作业

“首先,我和徐子昂把苏轼的3458首诗词都找了出来,大概有25万字。我们发现唐诗宋词有9552位作者创作了276545首诗词。平均下来每位作者要完成28至29首诗词的创作,而苏轼一个人就相当于120位诗人……”这段分析来自5名六年级小学生的作业——《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

《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单看这些创意性和专业性的研究报告,很难跟小学生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仅仅是清华附小“苏轼研究”众多作业中的一些,其中用到了问卷调查、词频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

“适逢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从今年3月学习苏轼诗词开始,经过半年多的积累、选题、研究学习,每个班级陆续汇总成果,还有很多没有发布。”清华附小校长助理汤卫红说,此前各个班级也经常在微信上发布学生的研究成果,这次点击已经超过100万,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探究式学习不是“一蹴而就”

“去年我们研究了鲁迅,孩子们有人研究鲁迅的 炒房 经验,有人研究鲁迅爱吃什么,有人研究鲁迅的胡子、有人研究鲁迅谈恋爱书信……”一位老师介绍,其实孩子们从几年前就开始接触小课题研究,逐步培养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并不是临时突击的结果。

比如,写出“大数据苏轼”的同学,在三年级的时候首次参与研究“萝卜苗、小麦苗”的成长规律。他播种了两类种子,每天观察、比较它们的成长情况测量、拍照,最终写成一份总结报告。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参与了“春运中的数学”“如何用压岁钱理财”等十多个小课题,逐渐掌握了数据分析的能力。

对于带领班级40多个学生做小课题的连洁、易博两位年轻教师来说,孩子们快速的成长“倒逼”着他们继续成长。作为班主任,他们的办公桌就设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平时上其他课的时候,他们也在聆听、学习。这种“融合式”教学,让不同学科的老师互相了解、合作,激发出新的想法。

7年前,清华附小开展了课程改革,探索了在新时代的学习方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年段开展“小课题”学习。从测量大树教学楼高度到主题式研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们的研究能力。

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家长任先生说,他的孩子从低年级就已经开始做类似的作业,并没有觉得难度很大。一般情况下,他不会帮助孩子做作业,只会引导孩子,让其独立完成。

向“能力培养”转变的教育理念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王凯说,这种“探究式学习”一直是近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所提倡的。2015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提出中小学校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此背景下,许多学校开发了自己的特色课程。“从单一的学科式教学,到综合的项目式学习,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王凯说,长期以来,我们的孩子学的知识多、思考的问题少,现在正在努力突破,培养孩子们的能力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浙江大学教授吴飞认为,这种创新弥补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不足,加强对于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帮助孩子将兴趣顺利转化成为实际的成果,这正是基础教育应该做的事。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李小汾表示,探究式学习通过课题展开教学的方法对培养小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很有帮助。这种尝试值得鼓励,期待能在全国更多的小学推广。

(原标题历史可以这样学?小学生运用“大数据”看苏轼让网民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