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增再发文细数急诊改革 控诉过程「被抹黑」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长庚人事风暴持续延烧,前决策委员会主委李石增14日召开记者会控诉自己「被辞职」,逼得董事长王瑞慧亲自出面澄清「一切按照程序来」,但当晚李石增又在脸书PO文,控诉离职单「移花接木」,双方各说各话。今(15)日李石增又再度发近2千字文章,细数他推行的急诊改革,表示自己只是想用各科的专业替台湾急诊壅塞走出一条路,却被抹黑成践踏专业与院方只追求利益,「请问大家这样对吗?」
李石增脸书全文如下:
台湾急诊目前最严重的困境是:无止境的壅塞与待床。责任不该只究责于病患的就医习惯,在医疗体系面我们也该尽力解决问题。从头到尾都我李石增都不是以部门亏损与否作为讨论的重点,只想用各科的专业替台湾急诊壅塞走出一条路,这次的改革是想要让急诊医师回到他们的专业–救急、救命,这次的改革是想要让在急诊等待住院的病人得到更顺畅的流程,减少留观的时间。
无限膨胀的急诊留观床是台湾急诊长期的难题,于是这次的改革要求各次专科必须每天三次至急诊留观区收治该住院的病人,收住未达一定比例就必须减少由门诊收住院的病人数,唯有这样才能解决病人苦苦等候却无法住院的痛苦。我们不应放任近两百床的观察室现象持续,无视病人的痛苦。
急诊检伤四、五级和假三级的病人大量涌进急诊却没有分流,是台湾急诊另一个沉疴,「我们在检伤处将这类的病人分流到门诊并提供优先看诊,这不是大家长久以来的心愿吗?」,积极加快留观收床住院速度,积极分流非重症急诊病人,是大家长期以来的理想,经由上面两个方法让急诊室的病人回到合理数量与规模,怎么叫做为了赚钱而关闭急诊呢?
请大家回到理性,不要将所有事情混为一谈,不要为了少数的莫名的原因,遮蔽了原本可以改革进步的机会。
----------------------------------------------
如何改善急诊品质(急诊壅塞),急诊医师为何反弹,当时程序如何;
在2017年6月9日进行了急诊品质改善会议,各院区负责人对于该区急诊壅塞情形进行报告,与会人员除行政单位主管、各院区院长、副院长还有各院区急诊主任,林口院区当时由邱德发医师及陈日昌医师代表。在此次会议中,林口急诊情形尚未提出有效改善方案,故我提出提案,并寻求在场专家建议在场也包含邱医师及陈医师。
对于急诊室推动的改革,当初每一年在讨论急诊雍塞的时候,各院区的急诊专科的都提出拥塞和人力问题。从104到105年这两个年度,各院区急诊就医人数都在增加。各院区的状况是,高雄增加大概两千人次、嘉义三千五百人次、基隆六千人次、林口九千人次、台北两千人次。
但是我们发现,104年和105年相较,高雄院区留观人次减少一万人;而其他院区留观人次逐年增加,台北、基隆各增加一千人次,林口、嘉义各增加三千人次。那应该要怎么解决呢?刚开始的时候经由跨院区会议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案,不是一个人决定,是由各院区院长、副院长及急诊主任报告、讨论,在会议的过程中,我们也请了急诊的专家们列席,希望可以将急诊专科医师之专业及精力留在处理真正急症病患,也就是第一级、第二级及真第三级病患。提出后寻求陈医师及邱医师专家意见评估,两位也表示可行。他们也同意这是可行的方案:
第一部分留观病人分流委请各次专科每日三次赴急诊留观区巡查病患,优先安排紧急病患入住病房甚者加护病房,并暂缓经由门诊住院。
第二部分检伤分流要求各次专科对于第四级、第五级及假第三级疏导至各次专科门诊处理,由急诊疏导过去门诊的病人不受限号限制且优先处理。
根据评鉴规定,急诊专科医师配置以治疗区及留观区病人数计算:每年每五千人次,须增加急诊专科医师配额一名,每月留观六百人次,需增加急诊专科医师一名。对急诊医师而言,减少急诊病人会对急诊医师配置数目有所影响,这也是急诊医师反弹的可能原因。
维持现有的医疗品质,减少急诊等待是我不变的考虑。对于各院区它们应该是在哪个层级(医学中心、区域医院或地区医院)、就应该配置怎样急诊的人力。目前为什么在急诊的病患为什么无法疏散?因为急诊病人的处理这必须前后线医师通力配合;急诊科的医师做第一线的处理,后线是需要各次专科医师。
如果大家去看一下,对急重症、中度和重度的急救医院的标准,内容会提到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急诊专科医师,有些地方只要一半以上就可以。如果各专科在急诊帮忙协助急诊病人的话,就可以让这些病患更早离开急诊。举例来说,我在长庚医院三十多年,神经外科的病人不会留置在急诊。为什么呢?因为神经外科的专科医生自己会下去看会诊,看完之后,应该要住院的,会立刻安排,要手术的也会立刻安排。所以各医院、各院区应该要自己去看它应该要配置的人力。这绝对不是外界所说的急诊降级,而是依照急诊规模做人力合理配置,举例来说,长庚台北院区应该要和林口院区急诊采一样的人力标准吗?「台北长庚的急诊病人是无法进行紧急脑部手术的,可是它的急诊人力配置却和林口配置一样标准,这样正确吗?」
另外,高雄院区一年可以减少一万人次留在急诊观察,就是因为高雄院区要求专科医师积极下去(急诊)。嘉义、基隆、林口的专科医师若下去急诊积极分流,可以提升医疗品质,让急诊排班更灵活, 反而有利各专科人才留任以及改善重点医疗项目,甚至减少在急诊等待的时间,病患就医权益只会更好。当时我的建议就是这样。
改革是困难的,改革是孤独的,改革不一定可以成功,但是要将改革的过程抹黑成践踏专业与院方只追求利益,请问大家这样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