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昌/《孤味》用虾卷逼人哭!道出台湾女性出嫁后的为难

文/李昱昌

林小姐,今天可是妳的大日子。」

陈淑芳的角色,身为母亲,是孤独的。她点出华人社会中,女性出嫁后的困境。她本人出生的那一天,同时是她老公过世这一天,她,究竟是陈太太,还是林小姐?身分上的各种矛盾,在剧情里,不断加强她的为难。而这种为难,也戕害了她身边的人。

▲《孤味剧照。(图/威视提供,以下同)

「这里没有什么美林,我是陈伯昌的太太。」

丁宁的角色,蔡美林,是孤独的。身为小三,把婚姻制度里,破绽主义的重要性,提炼出来。她与陈伯昌是真心相爱,但在现有的婚姻制度里,她无法有身分。

「这舞蹈关于爱,要像接住你爱的人那样。」

盈萱的角色,陈宛青,是孤独的。身为大女儿,在片头教着舞蹈。看似风流倜傥、随风飘扬,但从几句台词里,可见,当时第一次罹癌时,她可能不觉得有被爱接住。也就是说,她其实有想被接住。也许当年,她的母亲,也并未好好接住她的父亲

「目前来说,这样的作法最自然。」

徐若瑄的角色,陈宛瑜,是孤独的。身为整形医师的那句台词,可以推测,她会为了寻求和谐,想尽办法。如同她在家中的定位,努力扮演维持和谐的角色:对上,完成母亲要她当医生的任务;对下,隐瞒(据她所知)父亲曾经犯过的错误。这一切看似浑然「天成」,却是她的浑身解「术」。

「总之虾卷要做好。」

孙可芳的角色,身为小女儿,被赋予带动观众故事功能。从不了解家族始末,到最后,因为她,个个摊牌,心结一一解开。母亲把餐馆交给她,除了代表延伸了家族本有的问题,最重要的,也象征了这部电影的核心价值:孤味,是一心一意,做好一道料理。

小女儿,把母亲、姐姐们、还有蔡美林的各种孤独,各种一心一意,慢慢烹煮成了一道孤味,一间餐馆专精的那道料理,一家人传承特有的处世哲学。

她们当时的孤独,被卷成了一道属于她们独特的孤味。

以上都是这部戏用心的地方,勾勒出台湾社会中,那个年代,时常发生在女性身上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发现电影院大多都是奶奶跟女儿或媳妇陪同,有九成观众都是女性。由此可见,它的确深刻描绘了女性的各种苦楚。

阿不过,这部戏,

对我个人而言,可圈,但不可点。想要鸡蛋骨头一下:

「同样是女人的心情,为什么你不能理解?」

片中的女儿,角色设定都不太立体。小女儿的定位,过于功能,被刻意塑造成一问三不知的女人;二女儿,则莫名被设定成整形科医师,让人摸不清头绪;而大女儿的部份,一样,除了装疯卖傻的好演技外,看不出舞蹈老师的设定有什么重要性。

「一辈子做牛做马,没听过说一句谢谢。」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剧情不一定要处处呼应。但既然电影开头用篇幅交代女儿的职业,这种加法,应该要是优点,而非虎头蛇尾。

莲花折痕要轻,花才开地自然。」

减法反而能是优点。蔡美林身边的那些姐妹,没什么太多的设定,却相当立体,非常生活化

「这是Battle吗?」

《孤味》这部戏,从原本的短篇剧情,改编成大银幕,明显添加了更多想探讨的议题。原本的主轴故事很精彩,拉扯正宫与小三、娘家夫家的左右不逢源。可惜,多加了女儿的支线剧情,头重脚轻,最后只简略描绘她们相亲相爱的画面

「你们为什么不把话说清楚?」

也许,本来卖虾卷的摊贩,变成一家大餐馆,就可能会有这种问题吧?虾卷一样让人着迷,但其他料理,反而稍微丧失。

「孤味」的精髓。「青春味酸甘甜,好听的歌歌词。」

但我个人认为,以上这些疑虑,觉得有些设定过多可以删掉的部分,那些我认为瑕不掩瑜的小缺点,导演,倒是最后用陈淑芳演唱的歌,来回答我了:「一出戏的圆满,怎样会当演好看。」

►►点我观看【金马57】相关报导——作者李昱昌又叫双日昌。法律系毕业,混过时装界,得过一些奖,平时看一点电影,偶尔写点观影心得。

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与ETtoday无关。ET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 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