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6/背负超级大违建名声,大巨蛋面临难产

台北市长柯文哲亲火线,录制影片在「大巨蛋公开资讯专页网站播放。(图/取材自官网

台北市政府是采BOT模式经营大巨蛋,2006年10月3日,「远雄巨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由集团负责人赵藤雄与当时的台北市长马英九签约进行「台北文化体育园区─大型室内体育馆台北大巨蛋BOT案」。

远雄巨蛋公司得标后,筹款兴建室内体育场,依据双方合约市府零出资,远雄在市府所提供的土地上盖完大巨蛋后,可以营运使用50年,且不必付给台北市政府权利金,期满后土地与建物均归台北市政府所有。远雄预计打造可容纳4万人的棒球体育比赛演唱会场地,另规划商场影城、饭店、办公大楼旅馆等附属事业,原订2015年完工,预定作为2017年「台北世大运」的主场馆。

但2009年,在「松烟公园催生联盟」陈情案中,监察院针对大巨蛋案纠正台北市政府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工程会被指重大工程专业不足,侵害台北市政府甄审会专业判断范畴;台北市政府也被纠正指出,违反《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相关规定。且台北市政府与远雄议定的「兴建营运契约」,对于营运期间发生因可归责于远雄事由而终止契约时,市府对远雄大巨蛋建设原有选择「收买」或「不为收买」权利,改为市府「应为收买」等39项让步,有利于远雄却侵害北市府权益等违失,增加市府后续接管负担。

纠正文也附带指责,远雄在处理树木移植过程,有一棵列为受保护树木及120棵非受保护树木先后死亡,希望台北市政府应再妥为保护相关树木,并针对大巨蛋计划案的开发,应全盘再检讨。

2014年底,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长,锁定大巨蛋等「五大弊案」调查。隔年1月,台北市政府成立调阅小组,检视大巨蛋BOT案,由台北市廉政透明委员会(廉委会)全面检验「大巨蛋」、「美河市」等案。

台北市政府另由副市长林钦荣担任召集人,邀集名建筑师陈柏森台大城乡所教授陈亮全、中央警察大学教授吴贯远,以及曾参与日本东京巨蛋防灾避难设计的日籍防灾专家吉田克之与滨田信义加入安检小组。值得注意的是,吉田克之曾任远雄大巨蛋原始团队协力厂商「竹中工务株式会社」防灾部长,后来竹中工务店与远雄终止合作关系,这也让远雄质疑安检的公正性。

2016年4月16日,安检报告出炉,结论直指远雄大巨蛋有5大问题:

1.大巨蛋建筑量体过大,灾害风险扩大。

2.商场与巨蛋共构造成安全危机。

3.五栋建物地下停车场相连通,遇火灾等灾难容易蔓延。

4.大巨蛋户外空间仅可容纳6万人避难,但大巨蛋主体及商场共5栋建物可容纳14万余人,避难空间不足。

5.救灾与逃生路线重叠,群众疏散时占用救灾空间及道路,将影响消防车进入救灾。

当天市府记者会建议远雄集团二选一,一是拆除商业大楼;二是拆除大巨蛋主体,远雄立即举行记者会反呛,并拒绝接受这两项建议,也不会停工,要求依法依约处理,请北市府实价收购或释股全民。而北市府则回应,请远雄在两个月内改善,否则不排除解约。

就在安检报告建议远雄拆蛋或拆商场后一个月不到,台北市政府再射出一箭,2015年5月8日,廉委会认定,大巨蛋案合约中原本应有权利金且必要时台北市政府应该可以接管,但签定的合约却零权利金,且删除台北市政府「接管权」,廉委会认定,前总统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内,处理大巨蛋合约时,涉嫌图利,2015年5月8日建议将全案移送检调侦办。

▲台北市政府大巨蛋公开资讯专页网站。(图/取材自官网)

远雄与市政府不断地隔空叫阵,交火一年多,在2016年8月间,台北市政府还设置「大巨蛋公开资讯专页」网站说明立场。大巨蛋被勒令停工15个月后,终于在2016年9月8日找到下台阶,柯市长表示,愿意给远雄「最后一次机会」,暂时不与远雄解约,双方相持不下一年多的僵局暂时打开。(本文转载自《都是巨蛋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