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校园超连结-凤凰花开 首届陆生毕业
又是一年凤凰花开时,我在台湾的生活也步入了尾声。想想两年前的现在,正在为这个新鲜的决定而满怀期待。两岸分治这么长时间以来,台湾首次招收陆生居然被我误打误撞赶上了,想来是一件值得雀跃的事。
于是就这么义无反顾地来了。年轻的岁月里,每一个决定走出的每一步,或许看似无心,但绝不会虚度。22岁的我与台北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一开始情感上的不适应到逐渐试着用理性去思考绝大多数的东西,时间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不可磨灭。有些东西,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观光游学可以体会的。时间久了,才知道原来历史欺骗了我;时间久了,才知道这么多年来耳濡目染的血浓于水,过了这一湾浅浅的海峡就被本土意识取而代之。在这样不断地颠覆与反颠覆中,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我终究还是要回去,回到那一片最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除了记忆和一纸文凭,还有什么是能带回去的,这或许又要交给时间的续集。
很多时候,在时间长河中踩上了这样一个结点,我们无论如何都被认为是幸运的。我的同学中藏龙卧虎,其中有因被第一届陆生的身分所吸引而来到这里的。短短两年不到,《台湾你可以更赞》、《陆生元年》这样的小书相继出版,就出自我身边的可爱伙伴。
但是,任何新鲜的事物总是意味着探索,路就是在一群群探索者脚下慢慢被走出来。虽然近年来大陆人在台湾的地位与十多年相比已经大大改观,然而陆生作为一个崭新的群体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关注与完善。
临近毕业,我们这一届学生有很多都面临找工作的问题。由于两岸研究生学制以及征才模式上的差别(大陆的校园征才多在每年的10至12月分举行,而不是像台湾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身边就有同学为了回去面试,在短短10天之内来回3次,期间还要应付期中考试,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像我们这些理工科的专业一般只有两年,所以很少能够有大段的时间让我们去找工作,我身边的台湾同学往往是等口试完成以后才着手。但是在大陆,因为有应届生保护政策,如果等毕业之后就错过了应届生的征才季,丧失了很多好机会。这些问题,或许是我们之前没有想过的,这也是我们这些勇于尝试的人要付出的代价,将来情况也许会慢慢改善吧?
临近分别之际,一切都变得可爱起来。甚至是每天都要经过的公馆小夜市,因为想着或许以后都不会再路过这样充满了油烟与喧嚣的狭窄小路,而突然留恋起来。实验室中哪怕两年都没什么交集的同学,甚至是原本略略刺耳的声音,在这个毕业的季节,被染上了即将属于回忆的金色,显出美好的样子。我会一直都记得,在我20出头的岁月里,给我带来惊喜雀跃,也给我带来疑惑思考的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