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收回别这么用!超上道数位肢体语言6问答

疫后世界远距工作盛行,无论文字视讯联系,皆须具备数位肢体语言沟通能力。 (摄影者郭涵羚)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沟通中,仅有不到1成来自你说的语言,其他,其实是借由手势声调表情衣着等肢体语言补足。

但,你想过,在数位世界里,该如何表达「数位肢体语言」(Digital body language)吗?

世界经济论坛指出,疫情后的世界,因远距工作盛行,「软实力」将更被看重,学习如何使用数位肢体语言也更为重要:即使在疫情和缓的台湾,我们也已频繁使用远距通讯工具。当看不见对方,小从用字遣词、标点符号,到如何使用贴图、视讯会议视线语调,都会影响沟通,一不慎,就容易引发误会与冲突。

商周邀集4位专家专业经理人,为您解析常见的数位肢体语言困扰。

Q1 通讯软体上的大头照与暱 称,是别人对我的第一印象,该怎么选?

104人力银行副总经理兼人资长钟文雄认为,最理想的状况,是能把公领域与私领域用的通讯软体分开。

如果不能切割,客户涵盖台湾高铁凌志(Lexus)等知名企业形象专家陈丽卿提醒:「你显示的暱称,就是你的品牌。」以通讯软体Line为例,假如私生活与工作形象差异很大,建议使用两个帐号。若只有一个帐号,则得排序、取舍,自己想用哪一个角色形象面对所有人?

例如:学校成立家长群组后,为沟通方便,家长常把暱称改为「××妈妈」,但在工作上,会让同事、客户一头雾水。陈丽卿建议,假如现阶段以工作角色为重,可标示本名,选择能辨认样貌、穿着整齐的大头照,较能为专业形象加分。

Q2 只能用纯文字讯息沟通时,该如何确保自己完整传达语意、不被误解?

台达电人资长陈启祯认为,相较面对面沟通,纯文字讯息较易有疏离感、产生误会,「应该学习结构性对话。」每一封工作讯息,要具备以下要素:描述情境或任务,采取行动预期结果,透过完整描述,让对方迅速理解。

钟文雄提醒,文字叙述最好有来龙去脉。例如:客户来信,希望报价更优惠,如果只回:「抱歉,无法接受您的要求。」会感觉不近人情,缺少温度。因此,最好能多加解释,例如,可说明曾协助接洽哪些部门、答复为何、后续做法等,「让客户知道你尽力了,展现沟通诚意。」

送出讯息前,则务必从头到尾念出自己写的内容,确保讯息叙述无误,且传递出的情绪合乎预期。甚至,连怎么用标点符号都得斟酌。例如,短句子加上句号,会使你的陈述更确定,但也可能带来威严感、或让人误以为心情不悦。

旅游服务商KKday营销长黄昭瑛则补充,通讯软体的「收回」功能很方便,工作上因而常遇到年轻人传送成串讯息后,又默默收回。她提醒,传出讯息后频繁收回,会让人有草率之感,印象不佳。

Q3 如何在纯文字对话中展现情绪,让对话不会太冰冷?

陈丽卿认为,贴图可补足非语言沟通,但选用贴图时,重点是「贴图像不像你本人」。选择与本人特质、形象相近的贴图,可以强化表达效果。

黄昭瑛举例,Line有能键入自己名字的客制化贴图,可以更增加亲近性,她在工作上观察,从20岁的部属到60岁的总经理都很感兴趣,「接受度很高」,还增加聊天话题。

Q4 远距工作会议,该选择视讯还是语音

陈启祯分析,视讯会议因为可观察表情,适合用于须深入讨论议题的会议,如:面谈;而语音会议则适用即时性会议或常态性例会。「使用视讯跟语音的比例大约是8比2,」他建议。

黄昭瑛补充,视讯胜于语音,语音又胜过文字。甚至,如果视讯讯号不好,「我会建议约下一次再讲,不要退而求其次讲语音。」

Q5 视讯会议毕竟仍隔了荧幕,该如何正确传达自己的想法?

「视讯就是碰面,」陈丽卿直言,互动氛围会被视觉所及的景象影响,因此,跟客户视讯,就等同线上拜访。例如:过去面访客户怎么穿、怎么打扮?视讯时也得照旧。

陈启祯则分享,在表订时间前,就可以提前上线寒暄,为会议暖身。此外,过程中可设计互动桥段,「特别关心未发言或分心者。」

会议过程中,亦须遵守面谈的基本原则,「对话时60%看着对方眼睛,他会觉得你够专注,」陈丽卿提醒,另外40%时间也不能分心,滑手机、自顾自工作等行为在镜头上都无所遁形

此外,视讯镜头位置须平视,过高或太低都不当,会让眼神焦点错误。小秘诀是,把对方的视讯画面挪到自己的镜头下,如此一来,即使只是在对着镜头照镜子,看起来都像在专注聆听对方发言。

Q6 语音会议上,如何透过声音明确表达想法和感受?

「大家不要幻想只用声音就可以传递情绪,」陈丽卿建议,即使只是语音通话,看不到脸,也要像当面跟对方说话一样,脸上须有表情,甚至可带动手势,「用全身讲话,情绪自然会跳出来。像我现在笑着说话,尾音自然上扬。」陈丽卿提点。

至于通则,则是要放慢语速,并尽可能让收音清楚,「假如语速降不下来,至少要投资收音好的麦克风,让对方听清楚。」黄昭瑛建议。

《商业周刊第17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