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桥阻车示警意浓 突显重新建轻维护
▲基隆火车站旁的行人陆桥在8日上午11时许突然坍塌,造成一名行走在桥上22岁的詹姓女子,连人带桥坠落到月台上,送医后无生命危险。(图/民众授权《ETtoday东森新闻云》使用)
铁路节前夕,跨越台铁基隆站的人行陆桥,突然翻转掉落,压断台铁电车线,造成列车调度大乱,影响逾万旅客权益。所幸这起事件没有重大伤亡,但千万不能因此等闲视之。台湾有句俗谚:「狗吠火车」,引喻所提建议不受重视。这次的落桥阻车事故应是天佑苍生,意在示警,不可不察。希望能唤起相关单位,对老旧桥梁改建、维修问题的真正关注,并从而积极有效改善。
就在上个月交通部运研所,才公布去年各县市桥梁的维护状况,基隆市被列为「亟待改善」组,而且喜猪桥还被列为国内七大危桥之一。由于这次掉落的桥段是曲桥,容易有「偏心载重」的问题,初步经专家学者的判断:下部结构已经脱离,桥台也已偏移,桥墩可能失去支承功能,才导致意外。
对于落桥的研判,笔者依所学与经验,也持相同的看法,但对「意外」之说,则持保留的态度。根据基隆市工务处长李铜城表示:「目前仅对车辆行走的桥梁进行检测,对陆桥仅做例行性的修缮」;又此陆桥桥龄已37年,最近又强震频仍,加上台铁正在附近施工,震动连连,本来就容易发生灾害,实应加强监控;何况支承的偏移是缓步轻移日积月累,并不是瞬间突然产生。所以,长期疏于观察与检测应是事故发生的主因。当然,意外是发生事故最常用的说词,但套用脑筋急转弯的说法,「一时大意」乃是六次十分不小心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诚如监察院曾针对目前国内公共建设之维护管理现况,进行调查显示:政府各级机关对于公共工程设施普遍「重新建而轻维护」。维修预算多是能省则省,普遍吝于编列,形成「喜新厌旧,好大恶小」的积习通病。而由于国家财政日趋恶化,明年经常性支出预算,主计处已经行文各机关,要求统删8%以撙节开支。因此,未来公共设施的维修经费将更为拮据。但这是攸关人民生命安全的保命钱,岂能以经费短缺而省略不花,甚或作为搪塞责任的理由。
面对捉襟见肘的财政,主事者一定要破除「花大钱才能做大事」的迷思,更要有「花少钱也能办好事」的巧思。例如:基隆是雨都,雨水很容易渗入钢筋混凝土,造成钢筋锈蚀,尤其酸雨更会加速混凝土的劣化,进而减少使用年限。所以,如果在新建或维修时,即在桥梁的表面涂刷防水材料,就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忽然倒塌的风险。而这样因地制宜的设计与施工,增加的经费相当有限,每平方公尺不到100元,并且借由粉刷混凝土的表面,还可以美化市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次掉落的陆桥上方有加盖遮雨棚,这是因应基隆多雨的气候,在当年可是创举还获得媒体的报导,笔者当时正在基隆港务局服务,印象特别深刻。由于成效良好,其他地区的陆桥才跟进仿傚采行。)
全国总共有2万7千座大小不一的桥梁,平均桥龄已达30年以上。这次翻转掉落的陆桥是一座非常不起眼小桥,但它每日通行人数超过1万人以上,重要性不言可喻。台湾类似这样的小桥还很多,可别因为它很小而失去关爱的眼神。否则等到出了人命再来究责,为时已晚,又有何用?!
●作者庄汉松,成大昶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长,曾任行政院公共建设督导会报技术组研究员,10亿元以上重大统包工程计划主持人。本文言论不代表《ETtoday新闻云》 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