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赞王晓波「传统知识份子典范」:能论断他的只有历史

马英九3日在脸书悼念已故台大教授晓波。(图/翻摄自Facebook/马英九,下同)

记者苏晏男/台北报导

前总统马英九3日上午出席已故台大教授王晓波的追思会后,将49年的交情化作一篇2334字的脸书文进行追悼。马英九强调,与王晓波关系亦师亦友,在保钓运动、台湾史上受到对方的启蒙与影响,虽然王晓波走了,但他的思想将化为永恒,能够论断他的,只有历史,「晓波兄,一路好走,我们永远怀念你」。

对于王晓波的思想与主张,马英九赞扬他信念坚定、心胸开阔,面对质疑与挑战,能滔滔雄辩、提出史料佐证,是传统中国知识份子典范,且王晓波虽主张统一,却不以「统派」自居,关怀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命运,并将反对台独视为是知识份子的责任

马英九脸书全文如下:

订交四九载,莫逆于我心-悼吾友晓波

今天我与各界好友一起追思王晓波教授。晓波兄人格高尚,学问渊博,思想进步,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的离去让我们感到万分不舍。我跟晓波兄相交49年,彼此相知相惜,他年纪比我大、学问比我好,对我来说亦师亦友。

1972年,我在大学四年级时认识了晓波兄,他比我大七岁,已完成研究所学业,在台大哲学系担任讲师。晓波兄与王杏庆兄在兴隆路租了间小公寓,离我家很近,包括陈阳德李庆平、邱立本等人,大家常在那聚会。公寓的客厅里没有家具,常常是报纸一铺,摆上花生米、豆干高梁酒,众人大口喝酒、纵论时事,畅意自得、好不快活,有时聊得尽兴到深夜才走路回家。

我认识晓波兄之前,即对他的思想与理念十分佩服。1970年9月,美国决定将属于台湾的钓鱼台列屿连同琉球一并「归还」日本,引发钓鱼台主权争议,在各界尚未发起保钓运动时,还在念研究所的晓波兄即与同学着手整理相关资料,撰写保钓文章,文中引述民国八年《五四宣言》的口号─「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义正词严、铿锵有力。经一番波折,该篇文章定名为「保卫钓鱼台」,当年11月发表于胡秋原先生所主办的《中华杂志》上,那是当时第一篇号召保钓的文章,引发极大的回响,可说是我一生保钓的「启蒙」,我也由此开始认识晓波兄这个人。

1971年4月,台大「代联会」发表保钓六点声明,晓波兄在《大学论坛》所举办的保钓座谈会中,建议成立「台大保卫钓鱼台委员会」,从此学生保钓运动一发不可收拾。6月17日,美日签约「归还」琉球,保钓委员会决议当天发起游行示威,上千名学生从台大出发,先到北门附近的美国大使馆递交抗议书,再一路游行到日本大使馆。在戒严时期,那是件惊动社会的大事,对外交部与日本的交涉,有不小影响。原先日方要在岛上建气象台的计划,便因此作罢;美国也调整立场,声称送交日本的只是钓鱼台的行政管辖权,而非主权。从发表「保卫钓鱼台」文章,到建议成立「台大保卫钓鱼台委员会」,晓波兄成了国内保钓运动的「点火人」。

1972年9月,日本政府决定与中共建交,特派自民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为特使来台说明。抗战胜利后国府对日本「以德报怨」,放弃赔偿,结果日本背弃中华民国,民众极为愤慨,认为日本忘恩负义,又选择918记念日前一天来台,更是火上加油。9月17日,我与晓波兄一起先制作中英文海报标语后到松山机场抗议,对着从停机坪开出来的礼车鸡蛋。那是我一生第一次丢鸡蛋。《英文中国日报》(China News)曾刊出我们去抗议所用英文海报「Flirtations do no good」的照片。在谴责日本与美国的激情中,我与晓波兄成为有深厚革命情感的「战友」。

除了保钓之外,晓波兄对我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对台湾史的关心。1972年12月,晓波兄参加《大学论坛》举办的「民族主义座谈会」,他坚持民族主义、批判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引来反对者的围剿。晓波不相信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人,会反对民族主义而拥护殖民主义,他只相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认为台湾人民绝不是天生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顺民,因此开始深入研究台湾史。对抗日先贤蒋渭水的研究,尤为其中最大成就。晓波兄在有限的资源下,全力搜集各种蒋渭水的文献资料,并且遍访台湾抗日耆老,他还原了台湾抗日一代的台湾史,更克服万难出版《蒋渭水全集》,让蒋渭水的思想,在这一块他为之牺牲奋斗的土地上复活,再见天日。因为晓波兄,我更了解日据时期的台湾近代史,更认识了被誉为「台湾孙中山」的蒋渭水。晓波兄,你真是我的良师益友

认识这么多年,晓波兄请我帮忙两件事,都是为了人道、帮别人的忙,让我印象深刻,感念在心,也更见证晓他的高风亮节

1987年,我担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晓波兄告诉我,二二八与白色恐怖的双重受难者明忠先生在绿岛监狱中病情不轻,请我帮忙申请保外就医。那是明忠先生第二次入狱,判刑15年,已服刑11年之久。当时我就向国防部宋长志部长建议准许他保外就医,国防部慎重考虑后,决定让明忠先生假释。因为晓波兄的关系,我结识了明忠先生,也成为忘年之交。我敬重明忠先生的理念与为人,也谢谢晓波兄的人道关怀之心,让我能结交一位时代的勇者、无悔的斗士。

还有一件事,跟晓波兄同为「台大哲学系事件」受害者的陈鼓应教授,因为参与党外活动,又受聘北京大学教授,而被列为黑名单无法返台,陈教授的夫人汤凤娥女士也受牵连不得入境。汤女士急于回国照顾母亲被拒,她找晓波兄帮忙,晓波又找上我;很高兴我能帮上忙,最后让汤女士获准返台探亲。

晓波兄是传统中国知识份子的典范,他的信念坚定,心胸宽阔,面对质疑与挑战,他能够滔滔雄辩,提出有力史料佐证。他曾遭遇「台大哲学系事件」的人生巨大磨难,一度灰心丧志,却能从近代中国的民族苦难历史中自我惕励,坚强奋斗意志,重新站起。在政治高压的时期,做到「官逼民不反」,继续「我行我素」。他视保钓运动为中华民族主义的前卫战,因保钓言论卷入哲学系事件而从此改变人生,问他后不后悔?他说「无怨无尤」,誓言「终生愿为真理的仆人」。

晓波兄一向主张中国统一,但并不以「统派」自居,他关怀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他将反对台独视为是知识份子的责任。他说,自己受台湾人民供养研究台湾问题,有责任把研究的结果告诉民众,再让全体人民做出抉择。晓波兄热爱中国,也热爱台湾,对他来说并不矛盾,我们也不该觉得矛盾。晓波兄说,「我虽非生于台湾,但却长于台湾,对我而言,全世界没有地方比台湾是我更熟悉和亲切的土地」。如今,他在这块亲切的土地上故去,我们是如此不舍。

虽然晓波兄走了,他的思想将化为永恒,能够论断他的,只有历史。他在《统独论战三十年》自序中的一段话,或许是最适合的注脚-「知我者台湾,罪我者台湾,留下记录,愿留待未来历史的批判」。

晓波兄,一路好走,我们永远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