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育/千金难买早知道!重返安全乐土的「必要条件」
这波疫情来得又急又快,我们当然有许多值得检讨改进的地方,尤其见证到台北、新北的医疗负荷接近临界值,如果继续每天确诊都是3、500人左右,11%重症,台北区大医院的病房一定越来越不够用,盖病房的速度比不了病人增加的速度,这个战争会赢吗?台湾所有优质的医事人员奋不顾身,奋战到底,心中不断的盘算,倘若疫情没有快速趋缓,还可以撑多久呢?
事后诸葛容易,但是唯有批评才有进步,主事者也应该有接受建议的雅量。看到一年多前,2020.3.9我在苹果论坛的投书「大规模社区传播时,如何防医疗崩溃」文章中,有清楚讲道:「中研院宣布成功合成辨识新冠病毒蛋白质单株抗体群,可以作为快筛的关键试剂。目前PCR筛检能量1天大概2450人,可扩大至5000人,最多1万人。」
见诸世界各国最近一年的抗疫史,如果疫情爆发,筛检能量是最重要的,足供初期判断管控,匡列封锁阻绝,才不致崩溃。只是这一年来,在紧绷的健保医疗体制下,我们有投资额外的医疗费用吗?筛检能量有大幅改进吗?美国、韩国等都是10倍数以上的增加,快筛更是即时方便,可以适时合法使用,甚至医材出口赚钱;台湾真的是太保守,也太「仗势」了,浪费这一年的宝贵时间。
部桃事件时,我们就要急速的扩充PCR的筛检能量,全自动PCR机器可以24小时运作,需要的检验人力较少,一台三百多万,一天可以筛检2000人,买30台1亿元,就可以解决台湾大规模传播时的检验能量不足之憾,方能早期判断,早期分流治疗,也不会有「校正回归」争议。如果有眼光早期投资1亿元,现在有可能减少数千亿元的损失!
甚至我们应该很早就聘请邱强博士「预设所有的状况,做危机如何处置的应变计划」,花个几千万经费,找出所有可能的漏洞,才是真正的超前部署,就有可能减少这波严重的疫情,数千亿、好几兆的损失,遑论多条人命,当政者应该有这种眼光和担当。
听说去年九月医院都有演习「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流行应变,到底是有彻底落实,还是纸上作业虚晃一招,致今日(筛检等)措手不及?
▲筛检能量紧绷。(图/记者林敬旻摄)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
尽一切能力使疫情趋缓
台湾每位国民都要非常努力执行 NPI,戴紧口罩,酒精消毒,勤洗手,维持社交距离,尽可能不出门。NPI从现在的75提升到90。中南部疫情较少,一定要坚壁清野,尽一切可能防堵,慢慢等到双北疫情缓解;否则疫情蔓延台湾各地,将会造成台湾无法想像的伤害。
全岛一命
双北的病人太多,不堪负荷,当然可以往中、南部移动。但是对病人心理的负面影响,需不需要陪伴家属,会衍生诸多问题,也要考虑到万一战线拉长,把中南部的医院都塞满了,万一高雄也有疫情,将如何自处?所以还是要力求医疗有效率化,分级分流,要有长期作战的打算,病人越来越多,是不是要有觉悟将轻症的年轻人在家治疗?当然有风险,配套(家庭医师)电子监控,实不得已的选择。
医院专心照顾超过60岁病人,目前其死亡率将近三成,表示医疗的能量紧绷,没有受到非常良善的照顾。
▲医护能量紧绷。(图/记者林敬旻摄)
家庭医师照护计划
从民国92年健保署就开始该计划,现在每年的经费已经超过30亿,服务台湾700万位高风险,免疫力相对差,或是常常看病的国民,病人和他的家庭医师相对熟稔。也规定要有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
强烈建议,有任何的问题、担心烦恼,白天都可以打电话到诊所请求协助,非上班时间也有「24小时电话咨询专线」,这些最熟悉病人身体状况的家庭医师理应提供最好的服务,例如通讯诊察,医疗上所有的咨商指导,心理支持,如何健康自主管理,有需要安排筛检转诊。落实分级医疗是减轻医院负载最佳的辅助方案。
以最快的速度施打疫苗
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各地卫生所必须尽早规划疫苗的快速打法。双北的医院现在病人这么多,医疗的负担这么重,不是应该要专心做好医疗工作吗?照顾病人都无暇了,那还有人力、物力、心态来帮民众施打疫苗呢?
至于各地的卫生局防疫业务繁重,几近分身乏术,应该专注防止家庭传播,匡列封锁,战战兢兢,如果中央疫情指挥中心还要各地卫生局广设大型疫苗注射站,勘察场地,征召医护人员,那真是火上加油,要他们如机器般日夜工作吗?
将来台湾疫苗数量多到1000万、2000万剂时,疫苗注射一定要慢慢转移到诊所。至少医院、大型注射站、有施打疫苗经验的诊所,兵分三路共同努力。
▲接种疫苗。(示意图/资料照)
「早知道」 我们就多投资一点经费在医疗
台湾健保既便宜又大碗,医疗支出占GDP比率低,投资少,医疗当然一向紧绷。「早知道」就对护理人员好一点,才不会缺乏护理人力,导致某些医院有空病房;现在大幅扩充病房,把护理人员一个当3个、5个用,品质会好吗?「早知道」代表已经来不及了。
可惜没有办法「好家在」我们有投资医疗,对护理人员很好。重点是中南部一定要坚壁清野,维持低确诊个案,保存台湾的一半实力。双北一定要撑住医院的医疗负荷,全民努力NPI使疫情趋缓,等待疫苗来到快速施打,台湾才能重回安全的乐土。
热门点阅》
► 杨智杰/国际疫苗须政府签约原因 厂商希望民事免责?
► 疫情下心声》台大医院行政:政府对医院提拨资源过于「严格」
► 等待疫苗的不只台湾!心向「善良、勇敢、心怀感恩」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