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价连9年全球最贵负担 睡㓥房之外还有「麦难民」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最新数据显示,香港连续第9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的地方,一般家庭要不吃不喝不消费20.9年才能买楼,创历史之最。在这个状况下,近5年来出现大批「麦难民」(在麦当劳过夜的人)和露宿者,其中一名露宿男子表示,「想到晚上要挤㓥房(分间楼宇单位),那还不如住公园舒服。」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近日发表2018年全球楼价负担能力报告称,香港楼价对家庭收入中位数比例进一步恶化,由2017年的19.4倍上升至20.9倍,意味着要不吃不喝不消费20.9年才能买楼,再次成为该调查历来最高水平

报告指出,调查期间香港的楼价已经回落,部份地产专家预期2019年楼价会下跌15至25%,但仍然是香港人负担不起。以全球而言,排在香港之后的是温哥华雪梨,两地楼价对入息中位数比例是12.6倍和11.7倍,但仍旧和香港有一大段差距。

楼价的高企和香港「人多地少」的情况有很大的关联。《2030+》咨询文件指出,香港每平方公里居住了2.5万人,人口密度与印度孟买相当,但是比其他国际大都会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超出5倍以上。就近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内最接近香港的两个城市是深圳和澳门两城人均居住面积约6.2坪,居住范围比香港人大1倍左右。

▼老人被集中在「笼居」楼内,床以铁丝木板搭成,生活设备非常很简陋。(图/CFP)

综合陆媒报导,香港统计处资料显示,香港私人住宅平均租金高达每平分公尺400元港币(约台币1580元)。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表示,当前普遍住房租金每个月要七八千港币,这已经超过了最低工资水平。

此外,因为楼市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甚至会出现民众给了租金,房东都不愿出租的情况。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钟建华表示,「你付我一个比市场价还要高的租金,我都不租给你,我收回之后把房子分成五份(成为㓥房)。」

据统计,香港有近20万人是住在㓥房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6平分公尺,并且要和他人共用厕所、厨房、淋浴间。即使住房条件恶劣,但这样的㓥房平均租金还是高达4200港币(约台币1.7万元)。一名露宿者表示,一开始我也考虑过住㓥房,但白天工作那么辛苦,想到晚上还要回去挤,那还不如住公园舒服,「因为㓥房非常小,人际关系也很复杂。」

▼㓥房。(图/CFP)

也因此,每天有上千名香港人露宿街头,但其实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工作,只是工资不足以负担租金。来自香港的Angelina Sun表示,她白天是月领8000港币(约台币3.2万元)的蓝领,晚上却是无家可归的露宿者,在被慈善组织收留前,她一直在麦当劳过夜,「如果我拿一半工资出来租房子,就可以有个地方睡觉、洗澡、放行李,但那样的话,我的钱也都花光了。」

据CNN报导,国际青年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调查发现,光2018年6至7月,香港就有334人在麦当劳睡觉,比2013年的57人大幅增加,被俗称「麦难民」。他们在这间24小时营业的速食店里吹冷气,不仅能够省电,其实背后另有心酸的原因。

报导称,有一位年轻的建筑工人与父母关系紧绷、另一位55岁的女子有个暴力相向的丈夫,这些「麦难民」为了避免家庭冲突而来到速食店,麦当劳对他们来说,比「家」更自在、更安全。不过,也有人因为寂寞来到这里,一位老妇人在丈夫过世后,决定与其他「麦难民」共度漫漫长夜,因为她无法忍受独自在家的孤独。调查员表示,「我们发现,这些人们不仅荷包空虚,灵魂、生命更是贫穷。」

为了解决露宿问题,香港政府设立了临时收容中心,但入住期限只有六个月。露宿者若想彻底告别街头,往往需要申请廉租公屋,但目前有近27万香港人在等待入住,平均等候时间超过5年。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吴卫东表示,最应该负责任的是政府,政府是有能力在市区兴建足够的廉租房,如果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能在那里住两到三年的话,这对他们会有很大帮助。

▼70%的「麦难民」有公共住宅或其它地方可以栖身,多数人也有全职或兼职的工作。(图/翻摄自Youtube)

香港政府设立了临时收容中心以解决露宿问题,但入住期限只有六个月。露宿者若想彻底告别街头,往往需要申请廉租公屋,但目前有近27万香港人在等待入住,平均等候时间超过5年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吴卫东表示,最应该负责任的是政府,政府是有能力在市区兴建足够的廉租房,如果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能在那里住两到三年的话,这对他们会有很大帮助。

为了解决土地不够用的问题,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要进行填海1700公顷的「明日大屿计划,地点选在大屿山附近交椅洲海域,预计耗资约5000亿港元(约1.9兆台币)。

林郑月娥表示,研究和设计工作将于短期内启动,争取首阶段的填海工程于2025年展开;按照计划,政府透过填海所获得的土地,将用作兴建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可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政府兴建的公屋,首批住宅可于2032年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