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选电子投票大乱 蓝绿立委:明年上路的数位身分证应更谨慎

绿委美玲 (罗美玲办公室提供)

美国总统大选刚落幕,所采用的通讯投票也引发选务争议中选会主委李进勇今日于立院内政委员会备询表示,目前正在建置电子连署系统,并研拟《不在籍投票法》草案,但是否要推动需更多讨论。绿委罗美玲指出,电子投票应更谨慎,蓝委叶毓兰、绿委发惠也提醒,明年7月全面换发新式数位身分证(New eID)须避免成为投票争议的来源。

今年11月3日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因新冠肺炎疫情,因此开放登记选民申请通讯投票,但却发生计票错误及混乱,连任失利的美国总统川普因此扬言将走法律战,且不承认败选。

李进勇说,中选会已完成罢免与公投电子连署系统建置,并完成资安检测,目前正就作业流程研提改善机制及资安防护措施。此外,依据2018年1月修正的《公民投票法》第25条规定全国性公投得以采不在籍投票方式为之,对此已研拟相关草案,目前由行政院审查中。

罗美玲表示,2018年公投绑大选,发生票投不完「边投票边开票」的情况,引起社会讨论电子投票的可行性。但刚结束的美国大选因电子系统出问题,引发争议。李进勇说,若电子投票可能丧失选务可信赖性,就不值得冒险

叶毓兰提醒,新式身分证应避免成为舞弊来源,另也表示,美国大选为防疫而改变选务,未来若台湾也有防疫考量,是否有相关备案?请中选会择日提出报告

沈发惠指出,部分县市在明年1月就要率先试办新式身分证,中选会为避免在过渡期间,发生选务争议,因此将打算在投开票所准备检索名册比对资料。但其法律效率是在里头的电子资料,如果不准备电子读取设备,一旦发生争议,难不成是采辅助的检索名册为主吗。

李进勇回应,在选务上,届时新式身分证要确认的只有投票人的户籍资料,检索名册是依照投票人个资对照。沈发惠表示,名册在抄录过程中难保不会有问题,投票所现场若无电子设备,如何查验真正具法律效力的登记户籍?且检索名册并不具法律效力。

沈发惠说,《选罢法》第21至23条都在规范选举人名册相关的制作、保管、销毁等法律依据,但检索名册的法律效力在哪里?如果到时候检索名册和电子资料发生争议,该如何依据?李进勇说,到时候会请户政事务人员待命,若有争议会马上来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