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开始 搭一座爱的桥梁

梦想的开始 搭一座爱的桥梁。(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一连串最真挚、最激励人心的故事 ──

历时八年时间 在张秀菊基金会任职的美华 站在守护孩子的第一现场

不断克服万难失家、受伤的孩子与捐款人之间 搭建一座生命连结的桥梁

让他们彼此理解 共谱「在爱里相遇」的动人篇章

让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持续发生

曾经失去爱与温暖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培养良好的生存能力,孩子们就能找回勇气与人生方向,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随着社会环境变迁,有些父母无法承担教养责任,让失去家庭庇护的不幸儿童少年不断增加,其中许多需要被安置保护的特殊个案,经常被一般安置机构拒收,但「张秀菊基金会」许下承诺,不仅照顾这群孩子的生理需要,更要将爱与关怀的全人特质带入孩子的教养之中,成为支持他们一生的力量

这本书《在爱里相遇》,讲述在基金会担任连结社会资源公共关系角色的叶美华(小美)主任,八年来一肩扛起募款建院重任,原本不懂募款的她,却突破许多社福机构第一线人员的心锚,克服万难以「爱」吸金,三年创造超过一亿元捐款收入的「爱心业绩」。书中分享「张秀菊基金会」多年来募款的心路历程,从「向阳儿少之家」与「奇历儿少之家」的创办经营到募款成功建立永久家园,记录许多捐款人滴水穿石的爱心积累和生命交流,看这群憨人如何用「一块钱的力量」,逐步改变孩子的生命,也温暖了整个社区和社会。

【精彩书摘

──我的任务就是去搭一座爱的桥梁,让愿意给予的人跟需要帮助的人,在爱里相遇。

我在张秀菊基金会服务迄今已进入第九个年头,这份工作其实是祷告来的。我从事过儿童教育,也曾在出版界服务,担任志工十多年,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社福机构工作。

因为这份工作,过去八年多,我见证了许多爱与感动的故事,原来社会上有不少人愿意付出和给予,而我的任务就是去搭一座爱的桥梁,让他们跟需要帮助的人,在爱里相遇。

持续的爱心好难

八年前,我和同学因缘际会来到张秀菊基金会参加志工活动,这个基金会是个特别的机构,儿少之家里面的孩子大多是受虐的失家儿少,必须受到政府保护,他们的行踪都不能对外曝光。

记得当时基金会执行长郭碧云轻轻拉着我的手,对孩子们说:「以后美华姐姐来陪你们读书好吗?」

「好!」孩子们异口同声说。

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冒出一句台语:「你会来多久?」

我当场被戳了一下,刚开始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这也让我感触很深。我发现,这些孩子跟别人不同,他们生命中的大人总是来来去去,面对这些带着善意而来的志工,有时好不容易培养出感情,没多久又消失不见,「我才刚喜欢你,你怎么就不来了?是不是我哪里不够好?」,就像再度被大人抛弃,感觉很受伤,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原本没打算长期来陪读,但冲着这句话,我用台语赌气似的对那个孩子说:

「我会一直来,到你娶某生子!」

一次的爱心很简单,但要持续真的很难。

许下承诺后,我发现要实现这个承诺很不简单。我家住台中北屯区,每次要到距离约二十公里远的石冈区陪孩子读书,下班时间开车过去,单趟车程就要四十五分钟。觉得好远、好累、想放弃的时候,我的脑海就会浮现那个当面吐槽的孩子,让我更坚定要遵守自己的诺言。

能为孩子做什么

我担任陪读妈妈有一、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的心深深地被这些孩子触动了。看到儿少之家的孩子受到家境的影响,难免耽误到课业学习,有的到了国中还不会数学的除法,那时我儿子已经是高中生,课业成绩表现不错(后来考上台大),我说服儿子跟我一起去担任课辅志工,抢救弟弟们最弱的数学。

机构里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一段充满无奈的故事,他们别无选择的被迫提早面对生命中不完美的一面。当初那个质疑我能否持续来陪读的孩子,很小就被送到儿少之家安置。他曾经对我说:「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因为我妈有外遇,我爸就杀了我妈……」说话的语气轻描淡写,不带任何情绪,像是在讲别人家的故事,早熟到让人心疼。

我主要负责陪读的孩子,其中一个叫小楷化名),就读国中,他没有爸爸,妈妈精神异常,只要喝酒就会伤害小孩,甚至会拿酒瓶砸孩子的头,这让小楷对母亲的角色充满敌意。只要我关心他功课写完没,立刻就像全身长满尖刺,变得非常不友善,甚至口出秽言,但他又喜欢盯着我看,常找机会在我身边出没,渴望得到关注。

另一个陪读的孩子小华(化名),就读国小五年级,个子瘦小的他像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无论问他什么,答案都是千篇一律的「不知道」,连联络簿作业本在哪里也都不知道。我鼓励孩子拿书来看,发现这个孩子看书的速度很快,没两三下就翻完了,原来他不认识字,连注音也不会,只好挑有图画的地方看。我特地挑选绘本童书,带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学习。

有次,小华把书翻到一半就停下不念了,绘本正好停留在「一只小白兔跑到山上看到皎洁月光」的画面。我问小华发生了什么事?

「那天,爸爸把我载到山上,就丢下我跑掉了,我很害怕,就一直跑、一直跑……」孩子想到小时候,在一个月圆的夜晚被父亲遗弃在山林里的恐怖回忆,终于把梗在心底的话说出来,那次是我第一次听到小华说这么多话。

需要的是同理,而不是同情

来到机构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有些孩子受到的苦难特别多,从小他眼中的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对待孩子,他以为这样的对待是正确的,这些苦难也是正常的,等他警觉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时,他已经遍体鳞伤。

我常跟我的儿女开玩笑说:「妈妈的手臂好粗喔,因为我都没有打小孩锻炼身体!」我的孩子从来没有被父母打过,无法体会被大人揍的痛苦。

有些人生命中带的苦比较多,有些人生命中带的甜比较多,吃甜的人很难去想像吃苦的人口中的那种滋味,很难去体会他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外人只能听、只能看,无法感觉。我真的很希望这个社会不要对弱势者视而不见,但是他们需要的不是我们的同情,而是我们能不能同理他,同情和同理是不一样的。同理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会他的感受,倾听他说的话,更重要的是理解与接纳。

张秀菊基金会是孩子爱的庇护所,能让这些命中带苦的孩子,过着三餐温饱、正常学习的生活,同时养成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在十八岁独立之前,锻炼好强健的体能和一技之长,不因原生家庭的不幸导致想不开或混帮派。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现在我要当一群孩子的妈。我们要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逗点,而不是句点,等孩子长大,就能不断去创造他们生命中的惊叹号!

(本文摘自《在爱里相遇:用一块钱的力量,累积千万祝福》/发光体文化)

【作者简介】

财团法人台中市私立张秀菊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

2004年创办人张良卿为了纪念母亲而设立的财团法人,承诺要照顾失去家庭温暖的孩子,让他们在这里找回自信与人生方向,同时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未来能顺利适应社会,并拥有经营自己家庭的能力和责任,有朝一日也能对社会付出。目前共经营两个儿少之家,包括台中市政府委托经营的向阳儿少之家,以及自办的奇历儿少之家,十六年来已经照顾过上千个孩子。

叶美华/口述

高雄人,后搬到台中已二十年之久,现任张秀菊基金会社会资源发展部主任。喜欢与人分享生命中点点滴滴感人的故事,过去曾在图书界工作十年之久,说故事与分享是生活的日常,认为每天就像打开「惊喜包」一样,充满乐趣,好玩。

林宜谆/采访整理

政大新闻系毕业,英国史特灵大学出版研究硕士。曾先后担任多家财经媒体记者及出版社主编多年,现为专职文字工作者。

着有《企业社会责任入门手册》、《走进稻香的世界》,合著有《阅读的力量》、《我们都是大同宝宝II》、《有种生活风格,叫小镇》等。喜爱文字工作,学习友善农耕,期待进入「半农半X」的耕读生活。

《在爱里相遇:用一块钱的力量,累积千万祝福》/发光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