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暴怎么办?3步骤扭转劣势 行不通还能伤害鉴定
文/玲珑姐
根据美国一项调查,家暴受害者平均遭受过七次暴力后才会产生离婚的念头。而在中国,受害人平均遭受三十五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她们之所以能如此隐忍,主要有以下原因:为孩子着想、自己经济不独立、爱面子、担心被外人嘲笑、被施暴者恐吓等。另外,许多施暴者在事后会表现出深深的悔意,也让受害人天真地认为对方会为了自己而克制。其实在与心爱的他坠入爱河时,大部分女孩是无从察觉对方是否有暴力倾向或「挫折—攻击型人格」的,尤其是在交往初期对方经过刻意伪装,你更是无法辨别。那么,当发现对方有家暴行为的时候,你到底该怎么做呢?我给大家几点建议。第一,缓解你的急躁。
一般情况下,经常进行家庭暴力的男人,通常有一个不怎么美好的童年,在一个缺乏关爱的家庭里长大。他的性格很鲜明,比如欺软怕硬,或者吃软不吃硬等。面对这样的人,你不要去硬碰硬,既然选择跟他在一起,就用温和的方式去达成有效沟通。否则,吵起架来,你在他面前真的毫无优势。如果耐心沟通依然激不起对方任何的心灵波澜,你就要考虑从这段错误的感情中抽身,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第二,不要忽视第一次。
在对方有第一次家暴行为发生时,一定要把事情「闹」得很大,要将这件事定义为你们之间的「刑事案件」,他需要为自己的冲动和不尊重付出代价。不管谁错在先,但动手实在是触碰了你的底线和原则,你要做的是让这件事持续发酵,让他进行深刻的反省。
▲家暴事件中,妇女和小孩容易因吞忍而受到伤害。(图/翻摄自pixabay)你们之间可以真真切切地痛几天,最好能让他在下一次动手之前因为顾忌你的感受而克制自己。弱肉强食是动物界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同样适用,你越软弱,他只会越猖狂,进而丝毫不将你放在眼中。第三,让自己更强大。
在咨询中,我发现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在生活中都有些逆来顺受,她们很少有人能做到独立自强。性格的软弱、思维的禁锢、人格的迷失,让她们一边抽噎一边独自舔伤,而那些男人早已将她们吃定,知道这个女人无论怎么飞也飞不出自己的掌心,因而变本加厉地伤害她。我有一个全职太太学员就是如此,丈夫心情不好就对她一顿毒打,我不止一次劝她:「重新来过,一点点建立自信,找回自我,尽早考虑从这段婚姻中抽身。」但她只是一次次充满绝望地对我说,十年的婚姻生活已经把她熬干了,她改变不了自己,改变不了丈夫……第四,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在遭受家暴后,你可以对施暴现场及自己身体受伤的部位进行拍照和录影,并及时去医院治疗,保留就诊纪录,如有必要,可以进行伤害鉴定。
▲如果情节严重,可以诉诸法律帮助。(图/翻摄自pixabay)
之后,你可以向社会机构等组织寻求协助。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你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帮助,或到警察局报案,请求员警制止暴力并申请伤情鉴定。如果你已婚,在沟通无效后,可以依法向法院诉请离婚,并提交家暴的相关证据以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并争取多分得夫妻共同财产。上述建议,其实汇成一句,就是只有当你有能力改变对方的家暴行为,且对方愿意为你改变,你们的关系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当你改变不了时,一定要果断抽身,越早越好。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在此我想特别提醒一下那些已为人父母的朋友们,注意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方式。
许多父母会因为孩子调皮而动手打孩子,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看似能让孩子因为畏惧而克制调皮捣蛋,但其实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毕竟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不一定非要用棍棒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改邪归正」。如果你是经常打孩子的父母,那么你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有暴力倾向的可能性极大。人们总说,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的行为密不可分,所以父母们大可尝试不惩罚不娇纵地去教育孩子,让他的心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