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看北方文化趣味葛优、陈佩斯与赵本山

葛优(右)耍嘴皮征服观众。(本报资料照片

原生态东北味能征服全国观众,原生态的四川味、闽南味,怎不见春晚发扬光大一番?号称「全国人民的春晚」,早就不在乎南方人品味,已经演变成「北方春晚」了。因为「南方是文化沙漠」,我们南方人自己这么说是戏称北京大老爷们可是从骨子里这么认为的。

我上大学第一年,一位师兄扫兴地说,南方是文化沙漠,不幸的是,我们学校正是在这所谓的沙漠地带──福建。我们福建老乡们,到了北京上海,常戏称自己来自南蛮之地。

葛优耍嘴皮 有趣

读大学的那几年,王朔火得不行,与王朔同时火起来的,还有葛优。别看葛优其貌不扬,要肌肉没肌肉,要头发没头发,小眼睛尖嘴巴的,跟眼下这些偶像明星简直天上地下,可他的外型与表演都契合了王朔笔下那种「冷面热心」,在北京首都里的小人物,他演绎最出色的,就是耍嘴皮子,当然你也可以把那叫做幽默。

我这南蛮姑娘,虽然不能全明白王朔的痞,但也被葛优演绎的那些桥段逗得很乐。一直到现在,葛优出演的电影,我大多数会去电影院捧捧场,而且葛优也没让我失望过,除此之外,我几乎不看国产片

葛优,或者说葛优所演绎的,是我所能欣赏的,也乐于接受的北京人的文化趣味

说到北京人的文化趣味,就不得不提到春节联欢晚会,俗称「春晚」。

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嗑着瓜子、吃着糕点,一起收看春晚节目,直到凌晨零点钟,在各级领导、海外侨胞新春贺电宣读声中,放一串除岁迎新的鞭炮,这是大陆特有的过年记忆,也是我儿时的记忆。

陈佩斯吃面 油条

春晚除了唱歌跳舞,场面热热闹闹的,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特色是小品节目。小品节目,往往逗得观众乐呵呵的,是春晚的调味剂,也是观众的开心果。春晚的小品,有两个经典人物,陈佩斯和赵本山

陈佩斯比葛优大3岁,也比葛优早红几年,也是头顶无毛,据说因为小时候常打架,为了缝针方便而习惯性剃光头。1984年的春晚上,陈佩斯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一炮走红,此后陈佩斯的小品一直是春晚的固定节目。陈佩斯演的同样是北京的小人物,不同的是,葛优演绎的是文化痞子,陈佩斯表现的是市井小民的「油条」。对我来说,葛优的电影可以一看再看,陈佩斯的小品头几年看觉得好笑,后来就觉得很无趣了。

儿时曾有过的快乐记忆,令我对春晚有很大的期待,不断地念叨陈佩斯的小品该改改了,要不也该换新面孔了。北京的那班大老爷们当然不会听到我这个南蛮姑娘的声音,即使听到了,也是不屑一顾的。

奇怪的是,自1999年开始,陈佩斯不再出现在春晚上了,原因当然不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他的小品了,而是他与春晚的导演发生了龃龉,后来更因为他状告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引来「央视封杀」。

而说着「俺们那疙瘩」的东北人赵本山,成了春晚的长青树

赵本山干靠 看不懂

百度百科,赵本山的词条里写了这么一段话:「1990年赵本山一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辽北小品就在中央电视台生了根,每年的春节晚会要是没有辽北小品,观众就觉得这台晚会没有味道,十几年来,赵本山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深深喜爱。」

说真的,1990年之后,我还看了几年的春晚,只是从来没把赵本山的小品当回事,更没觉得没了它春晚会没有味道,或者说,有没有它春晚都一样不好看。

词条上还有另一段话:「赵本山小品缘何能受到观众喜爱?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说,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辽北小品是根植于东北特有文化的一种艺术样式,带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韵味,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东北味征服了全国观众。」原生态的东北味,我听不懂,「就兴你们年青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干靠」是什么意思?我认识的人问个遍也没人懂。

作为赵本山的弟子,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火起来,后来曾到厦门举办专场演出。可是厦门观众兴趣缺缺,演出主办单位门票与当地媒体换广告,据说,高价门票连赠送都没人要。

干靠

东北方言。意为硬挺着,挨着,坚持忍耐,执着的等待。言外之意是浪费消磨时间,很不值得。